摘要:桃花妝也是常見的古典妝容,是淺淡的紅妝。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桃花妝,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胭脂。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
桃花妝也是常見的古典妝容,是淺淡的紅妝。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桃花妝,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胭脂。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花妝。”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周昉的《紈扇仕女圖》(一作《持扇仕女圖》)里的女子就是桃花妝,唐代韋貴妃墓中的韋貴妃頭像,也是如此妝容。吐魯番阿斯塔那206號唐墓出土的一件女俑,也是桃花妝,兩邊臉淺染胭脂紅色,額、鼻子、下頜是白色。阿斯塔那230號唐墓絹畫中的舞姬也同樣如此。
飛霞妝,也是淺淡的紅妝,是先在臉上加胭脂,再用白粉罩上去。從柔白里透出極淺極薄的紅潤,宛如早晨的一抹粉霞沁透了魚肚白的天空。這是剛從濃睡里蘇醒的晨光,還帶著幾分迷夢一般。唐代元稹《恨妝成》詩有句凝翠暈蛾眉,輕紅拂花臉。”指的就是這類妝容。明代北京法海寺壁畫里的仙女,就是在臉上透出紅暈。明末才女葉紈紈的《浣溪沙•贈婢》寫道嗔帶淡霞籠白雪,語偷新燕怯黃鶯,不勝力弱懶調箏。”也是這種妝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