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敦煌壁畫里人物臉容渲染的三種方法,都可以歸入紅粉妝中去。直到元代,高則誠《琵琶記》里還說:“秋千影里,墻頭半出紅粉。”紅粉佳人幾乎成了人們說的熟語了。粉罩之,為飛霞妝。”古典詩詞里還記載有別的多種紅妝。
紅妝因顏色深淺不同、渲染部位各異,又分為多種。有唐代宇文士及《妝臺記》里說的幾種紅妝:“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紅粉妝,是暈較淡的腮紅妝,漢代佚名《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記載一位美女說:“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馬王堆漢墓里的女俑,一字長眉,兩腮略染淡紅;西安岳家寨漢代壁畫里的女子,粉白的臉龐上潤以紅暈,點以大紅朱唇。就是這類紅粉妝。它的色彩效果也和桃花妝相似。還有傳為伶玄撰寫的《趙飛燕外傳》里記載漢代飛燕姐妹施小朱,號慵來妝,當也是這種淡紅妝:“后妹合德為卷發,號新髻。為薄眉,號遠山黛。施小朱,號慵來妝。”慵來妝是和卷發、薄眉相應的,有慵懶嬌媚之態。
唐代敦煌壁畫里人物臉容渲染的三種方法,都可以歸入紅粉妝中去。直到元代,高則誠《琵琶記》里還說:“秋千影里,墻頭半出紅粉。”紅粉佳人幾乎成了人們說的熟語了。粉罩之,為飛霞妝。”古典詩詞里還記載有別的多種紅妝。
紅粉妝,是暈較淡的腮紅妝,漢代佚名《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記載一位美女說:“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馬王堆漢墓里的女俑,一字長眉,兩腮略染淡紅;西安岳家寨漢代壁畫里的女子,粉白的臉龐上潤以紅暈,點以大紅朱唇。就是這類紅粉妝。它的色彩效果也和桃花妝相似。還有傳為伶玄撰寫的《趙飛燕外傳》里記載漢代飛燕姐妹施小朱,號慵來妝,當也是這種淡紅妝:“后妹合德為卷發,號新髻。為薄眉,號遠山黛。施小朱,號慵來妝。”慵來妝是和卷發、薄眉相應的,有慵懶嬌媚之態。
唐代敦煌壁畫里人_臉容渲染的三種方法,都可以歸入紅粉妝中去。直到元代,高則誠《琵琶記》里還說:“秋千影里,墻頭半出紅粉。”紅粉佳人幾乎成了人們說的熟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