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曰衰草,秋夕霜降,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咸俯。?
今日1時20分,迎來霜降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隸屬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秋,即將畫上句號。秋曰素秋,風曰謝風,辰曰霜辰,草曰衰草,木曰疏木。霜降,不是為了凍結一切,而是來自冬的問候。秋夕霜降,歲月靜好。送秋迎冬,你準備好了嗎?
- 霜降三候 -
古代,人們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咸俯。
豺乃祭獸丨霜降時節,豺狼開始大量捕獲獵物,準備儲藏過冬。不過,即使是動物也感恩于大然的恩賜,將捕來的獵物整齊鋪排,祭天報本。
草木黃落丨秋風一陣緊似一陣,最后一片黃葉也隨著大自然的一生嘆息悄然落下,無聲地歸于塵土,實現了它落葉歸根的宿命。
蟄蟲咸俯丨昆蟲在自己精心打造的洞穴里,猶如睡著了一般,耷拉著腦袋不食不動,以最舒適的姿勢,安然進入冬眠狀態,耐心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 ● ●
詠廿四氣詩 • 霜降九月中
【唐 • 元稹】
風卷清云盡,空天萬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陽。
秋色悲疏木,鴻鳴憶故鄉。
誰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唐 • 劉長卿】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里,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歲晚
【唐 •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復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 ● ●
吃了紅柿,不流鼻涕
霜降正值柿子成熟,皮薄肉鮮味美,人們認為吃它可以御寒、補筋骨,成了多地習俗。俗話說: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假如一個人一天吃一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賞紅葉,秋光正好
"霜葉紅于二月花",通常霜降節氣過后,楓樹、黃櫨樹等在秋霜撫慰下,漫山遍野地變成紅黃色,如火似錦,壯觀之極。而今年,遼寧、北京、河北等多地紅葉觀賞期略有推遲。目前,牡丹江鏡泊湖、渭南少華山等地已進入紅葉最佳觀賞期。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四川樂山峨眉山等地紅葉變色漸入佳境;但南京棲霞山、蘇州天平山等地還要再等半個多月。當此時節,登高望遠、賞菊也為這一節令流行的雅事。
送走芋鬼,祛邪納吉
小孩以瓦片壘梵塔,在塔里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待到瓦片燒紅后,毀塔以煨芋,叫做“打芋煲”,隨后將瓦片丟至村外,稱作“送芋鬼”以此祛邪納吉,祈求生活幸福安康。
- 霜降養身 -
● ● ●
進補鴨肉
諺語說“補冬不如補霜降”,人們認為秋補比冬補更要緊,霜降這天進補的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鴨可謂餐桌上的上乘肴饌,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食品。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也是秋季潤燥的首選。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津液,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膚干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此時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滋陰潤肺的水果。
添衣保暖
深秋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炎、氣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經麻痹等。因此,此時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中老年人,對年輕女性來說腿部的保暖也尤需注意。
當呼出的氣息漸漸起霧
一層薄薄的白霜擁抱著
大地的每一個黎明
你是否會想起那雙操勞的身影
和他們如霜般
漸漸斑白的兩鬢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此刻牽掛不斷
打個電話問候下爸媽
“天氣冷了
添加衣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