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畢業季,在廣州的高校校園里,常常能看到身著 的畢業生倩影。在湖畔邊,在涼亭外,漢服出行成為了校園里的一道風景,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數年間,各大高校紛紛成立了漢服社。
女生以著漢服為美,以親制精美發簪為巧;男生則引弓搭箭、起舞吟詩。
在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傳承的今天,漢服的美并非華而不實,相反,它充滿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情懷,有著其他現代服飾不能比擬的魅力。
身邊有著不少漢服愛好者,平時愛看《詩經》,愛讀唐詩宋詞,譬如說華師學子瑤玲,就是個喜歡慢節奏生活的女生。瑤玲之所以會深深地愛上漢服文化,是因為在某年乞巧節的廣漢會活動中,對漢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不同款式的漢服中,她最喜歡的是對襟。都說唐宋時期是最強盛的時期,對襟服飾到唐宋時,發展達到一個高峰,所以款式比較多樣。瞧它那翩翩的水袖,清新淡雅的姿態,怎能不讓人為之動容?
漢服美,美在裙擺,美在衣袖,美在舉手投足間的風韻,但漢服并非女生的專利。
90后暨大學子夏祎,這位來自黑龍江的東北爺們來到廣州,同樣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鐘。內斂的他和其他低調的漢服愛好者不同,他平時會將漢服穿上身。和漢服結緣,是因為在高二下學期被《一國之芳》的視頻觸動,接著對漢服的癡迷便一發不可收拾。在夏祎看來,漢服不分古今,漢服可以作為生活服裝穿出去,也可以拍照和登上熒屏。而他最喜歡的,是漢服款式對襟齊腰襦裙和短褙子。
每個時代的服飾著裝,必定有特定的文化背景,時代在發展,人的思想和審美意識也隨之改變。在廣州這座歷史名城,追隨華夏遺韻走進大學校園,就能看到高校學子展現禮儀之大、服裝之美。對于熱愛漢服的高校學子來說,漢服有一種歸屬感。今時今日你會看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漢服出行,穿上傳統服飾漢服逛廣府廟會,也成為城市中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