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太美了!”近日,“小候鳥文化行”活動在桂城桂江三小舉辦,一眾外來工家庭通過聽歷史故事、欣賞漢服秀、制作香囊和五彩繩、品嘗青團、玩投壺游戲等學習傳統文化。
隨著一陣陣悠揚的樂曲,一眾妝容古典、佩戴著精致發飾的漢服愛好者穿著各式漢服在舞臺上亮相。有的手執扇子、有的懷抱花枝、有的佩戴弓箭……孩子們大呼好看。“很多人以為漢服是漢朝的服裝,其實它是漢族的傳統服飾。傳承了4000多年的漢服文化,從發式、衣裳到鞋履等都濃縮著華夏文明的杰出工藝和美學。”志愿者們為親子家庭詳細講述了漢服的歷史和各個朝代的服飾特征。
志愿者們還走到臺下,手把手教大家制作有著吉祥寓意的香囊和五彩繩。投壺游戲更是掀起了活動高潮。據悉,投壺是源于先秦的中國傳統禮儀和宴飲游戲,臺上以椅子為“壺”,將箭投向“壺”里,投中數多者為勝。
現場氣氛熱鬧非凡,掌聲和歡笑聲接連不斷。“這樣的活動又好玩又有意思,讓孩子和我都增長了不少見識。”不少家長表示。
穎雯是這次活動的志愿者之一,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漢服,從此迷上了它。閑暇時她經常和漢服愛好者一起學習研討,平時工作生活中她也經常穿漢服,自己制作服裝配飾和頭飾。“漢服文化博大精深,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和喜歡它。”穎雯說。
據悉,本次活動由佛山漢服漢文化協會和疊北小候鳥驛站舉辦,志愿者們接下來還會推出文化沙龍、特色文化旅游等系列活動,繼續走進校園、商圈和社區等,積極推廣漢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