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逢春節或者傳統節日,很多中國人喜歡穿上傳統的“唐裝”,可是,您知道嗎?絕大多數中國人所理解的唐裝,其實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唐”裝。
每逢春節或者傳統節日,很多中國人喜歡穿上傳統的“唐裝”,可是,您知道嗎?絕大多數中國人所理解的唐裝,其實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唐”裝。
目前,較為流行的“唐裝”是由清朝時期中國人所著的滿服馬褂經過演化而來的,其實稱其為“清裝”更為合適。此“唐裝”說法的由來是源于國外的“唐人街”,外國人習慣稱中國人為“唐人”,稱“華人街”為“唐人街”,自然就把中式風格的服裝叫做“唐裝”了。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唐裝,顧名思義,指的是唐朝人所穿服飾,或者指唐朝形制的漢服。因此,唐裝是漢服的一種,比如漢服中的圓領袍、齊胸襦裙等。
然而,有不少人并不清楚“唐裝”并非漢服,反而在一些傳統節日身著“唐裝”,比如在祭祀活動中穿“唐裝”。這正說明,了解自己民族的服飾是多么的重要。
不同的民族有各具風格的祭祀文化,而漢族在傳統上更是將祭祀視為大事,是最為神圣和莊重的儀式,也是禮的核心內容。
正如《左傳·成公十三年》中所寫,“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日本及韓國的傳統文化受到漢文化的深刻影響,同樣,祭祀文化在日本、韓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和服與韓服是日本及韓國祭祀活動中最為隆重的禮服。
近些年,隨著漢服的復興,漢族祭祀活動也逐漸展現在中國人眼前:花朝節祭拜花神、上巳節祓禊、清明節祭祖、端午節祭祀屈原、中秋節拜月……細心的漢服愛好者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經典,將一個個祭禮復原,為漢服賦予了新的生命。同時,祭祀也成為漢服在生活中應用和實踐的重要場合。
除了祭祀、 與韓服也并沒有規定其應該出現的具體場合。如果你在日本的京都或者奈良,會看到很多身穿和服的女子,她們無論是乘坐公交或地鐵,還是去神社寺院禮拜,或者是逛商場買東西,穿和服對于她們來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所以,漢服也同樣可以出現在上述任一場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