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光是看到這句詩,眼前就浮現(xiàn)出了一個身著華美漢家衣裳的妙齡少女的影像。
“虹裳霞帔 所持的“應先承襲,后再改良”的態(tài)度,畢竟有秉承傳統(tǒng)的態(tài)度,改出來的東西才是帶著漢文化原核的,可圈可點的。不過,對于將影樓服用于日常穿著,穿著它穿街過巷并高呼“漢服復興”的行為,筆者是不能理解甚至是不能容忍的。
“前幾年,就有一位女士,因為對漢服缺乏基本的了解,誤把影樓服當作漢服穿上身,并且到央視的節(jié)目上大肆宣傳而遭到了同袍的一致詬病。可怕的不是影樓服,錯的也不是影樓服,而是明明穿著影樓服、被指正了,卻偏偏還不肯承認錯誤的人。穿影樓服本沒有問題,拍個寫真留個影也極為平常,只是明明不懂漢服,卻不懂裝懂,這就很尷尬了。
我相信有很多古風愛好者,認知上還處于對影樓服和漢服傻傻分不清的階段,蜂背君經(jīng)常聽到有人問:不是所有華麗麗的看起來很古風的衣服都是漢服嗎?影樓服不是漢服的一個組成部分嗎?于是,蜂背君接下來就要對二者進行區(qū)分,以正視聽。
首先,并不是所有古裝都可以叫做漢服;其次,影樓服和漢服并沒有半毛錢關系,只有具備正規(guī)形制的衣裳才是漢服。
它們的區(qū)別如下:
一、漢服是連手肘都不能露的,那些露肩膀露肚臍的全是影樓服。
二、漢服有自己的形制——交領(以及漢式圓領和對襟)、右衽、系帶、章紋、中縫、接袖、袖型、領型、平面裁剪等,都是漢服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只符合其中某些部分的服飾,通常被叫做“漢元素”服飾。
而影樓服,則是毫無章法,多由各種元素的裝飾拼湊而成。
三、漢服適合日常穿著,通常會選用棉、麻、或棉麻混紡,提花緞,織錦緞,或者絲綢等相對較好、較有質感的面料,且做工精細,因此價格也相對昂貴。
而影樓服是為拍攝或者表演活動而生的,商家為了減低成本和追求樣式的華麗,選用的多是雪紡、化纖等面料,這些面料顏色艷俗,甚至有土氣之感,經(jīng)常被笑稱“窗簾布”。
關于影樓服,實在有太多辣眼睛的圖片了,好奇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上網(wǎng)搜索(微笑.jpg)。
以上三點,是漢服和影樓服最基本的區(qū)別,希望看到這里的你們,能夠鍛煉出一眼分辨出兩者區(qū)別的能力。
最后,蜂背君衷心希望每個熱愛漢文化、喜歡漢服的朋友,都能穿上真真正正的漢服堂堂正正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傳承這一份文化,延續(xù)這一段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