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tǒng)服飾,包括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的各式服裝。在塵封了數(shù)百年之后,漢服再次掀起了熱潮。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tǒng)服飾,包括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的各式服裝。在塵封了數(shù)百年之后,漢服再次掀起了熱潮。
在南翔老街的一次漢服活動中,我們認識了一群漢服表演者,他們?nèi)际欠潜硌輰I(yè)出身。青澀的動作,投入的表情,漢服表演更像是他們自我表達的方式。
唐裝女子想活(網(wǎng)名),畢業(yè)于上海建橋?qū)W院,已經(jīng)參加過十多次漢服表演。想活毫不怯場,氣場十足。
韓青青是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文法學院的學生。她說自己平時是"女漢子",但是一穿上漢服,就成了溫柔婉約的漢代女子。
北杳(網(wǎng)名),上海海事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學生,一名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理科生。北杳說,自己平時連上課都會穿漢服,但不會像表演時這樣濃墨重彩,而是挑選低調(diào)又舒適的樣式。
驕陽在上海一家企業(yè)做銷售。作為表演者中唯一的男生,驕陽在人群中特別顯眼,他笑稱自己是"萬花叢中一點綠"。為了參加表演,他還學會了熟練地給自己化妝。
現(xiàn)代化大都市的街頭,漢服的出現(xiàn)有些"違和",也難免會遭遇異樣的眼光。
現(xiàn)場主持活動的一名漢服愛好者說:"剛開始穿出去的時候回頭率百分之一千,走在路上,媽媽對小孩說,你看,穿越的!"
"不懂行的人,有時候就會說你穿的好夸張,懂行的人,他們會覺得你做得不專業(yè),也會對你吹毛求疵,說你頭飾做的不專業(yè)。"表演者想活有些無奈,"懂行不懂行的人都會對你有不一樣的想法。"
對于"漢服熱",有人認為它是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也有人說它只是膚淺的作秀。漢服表演者坦言,他們最初接觸漢服主要是因為"愛美",但漢服文化確實給他們帶來了改變。
"展示一個朝代的服裝,你必須了解這個朝代的文化。"想活說,"我展示的是唐代的服裝嘛,唐代的女子就是豐乳肥臀,儀態(tài)是很慵懶的,我盡量在走秀的時候做到慢,儀態(tài)出來。"
北杳認為:"穿上漢服以后,你不能做不符合這個形象的事情。比如漢文化崇尚禮儀,在穿漢服時,會時時提醒自己言行舉止要合理合規(guī)。"
韓青青覺得漢服為生活增添了"儀式感"。" 我們的祖先,都是穿著這種衣服生活,我們年輕人有責任去穿上它,宣揚它,讓大家都親近它。"韓青青說。
在人群中,又一位漢服愛好者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她叫程珂,連出門逛街也穿著漢服。程珂是和男朋友一起出來玩的,可是男朋友并不喜歡漢服。于是,一身古裝的程珂和現(xiàn)代裝的男友分開逛。"他不支持我穿漢服,不過想說也說不了。" 程珂笑著說。
近幾年來,穿著漢服逛街的人越來越多了。漢服活動組織者蘭陵(網(wǎng)名)對此感到很高興。蘭陵認為:"漢服只是一件很平常的衣服,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電視劇里的服飾。它很隨意,很平凡,很大眾。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每個人都可以穿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