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語有云“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這便是華夏的由來。我們自稱是禮儀之邦,我有時候會想,什么是禮儀?或者說什么是禮?
我不知道自己以什么樣的心情寫下這些文字,其中有喜、有悲、有痛、有笑、有樂,五味雜陳。面對別人的不解,所有的痛只能自己扛著。耐心的給身邊的人去解釋,可得到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多半時間我們得到的不是理解而是誤解。我有時候在想,我們自己的衣服為什么不能穿出去給別人看?我們為什么要藏著掖著?為什么和服可以、韓服可以、甚至別的少數民族的服裝都可以,就漢服不可以。或許這就是奴性吧!一種如影隨形,深入骨髓,由內而外的東西,它改不掉。如果真的要改,想必過程會很艱辛。
不知為何,每次提起漢服我都會有種莫名的悲傷;不知為何,每次看到同袍身著漢服我總是有種莫名的親近;不知為何,每次身著都會有種久違的感覺。我常常會想起《夏萌》里的那個對話,“你為什么會認識漢服?”“嗯………大概是不想忘記自己是誰吧!”有許多人說,我們這是復古,我們是想穿越,可有誰知道它本來就是屬于我們的,而我們并不是復古,更不是穿越。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它的模樣、記得它的名字、記得千年以前的它。漢服曾經立于世界的最前沿,估計有許多人都忘記了它,現如今它再次被人們提及,得到最多的不是肯定、不是贊同、不是認可。而是以“和服”、“古裝”這樣的字眼代之,沒人知道它,沒人記得它。有誰還記得它的名字――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也是我們最美的華裳。
我不僅喜歡那件衣服,更喜歡衣服背后的文化。一種我們不該丟掉的東西,一種我們應該銘記的東西卻這樣隨之流逝。有人說文化需要跟隨時代的腳步,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難道這些要丟棄嗎?難道我們真的要忘記自己是誰嗎?難道它真的不該被人們所銘記嗎?或許有些人想讓周圍的人知道,可是又怕周圍人的不解、嘲笑。或許還有些人,本就不想了解。認為它就是古裝,只是一件衣服,認為它過時了就該被丟棄,在他們的眼中它畢竟過時了。能夠記得它的人甚微,或許它已經被遺忘!忘記了它的輝煌,忘記了我們也曾是衣冠上國,也忘記了我們曾經是禮儀之邦。忘記了一些我們不該遺忘的東西,丟掉了一些我們不該丟掉的東西。它!本該是我們最不應丟棄的!現在卻只是被少數人記得。不知我們該慶幸還是該悲哀。慶幸它不是被所有人遺忘,慶幸它還有人記得,悲哀竟然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服裝的存在。甚至有人問漢族是哪個民族或者漢族在哪個省……難道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證上面有個“漢”字嗎?難道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嗎?
我只是一名學生,一個影響甚微的人。可是我不想忘掉這些東西、忘掉那些我們應該記得的東西。所以我在努力的宣傳,哪怕不被理解,哪怕不被支持,哪怕不被認同。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讓別人去了解它、認識它、接受它。讓漢服不再被人們遺忘。同時也告訴別人漢族不是一個赤裸的民族,它有自己的衣服!只是被遺忘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