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服在古籍中被成為華夏衣冠,是華夏幾千年來的傳統服裝,也是華夏文明的標志。春秋正義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先輩從古來一直辛勤勞動、生產建設、發明創造,為華夏文明曾經領先世界幾千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華...
漢服在古籍中被成為華夏衣冠,是華夏幾千年來的傳統服裝,也是華夏文明的標志。春秋正義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先輩從古來一直辛勤勞動、生產建設、發明創造,為華夏文明曾經領先世界幾千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華夏衣冠也一直受到先輩的愛戴。
一個社會只有尊敬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先輩,社會才能健康發展,這是世界所有曾經領先的文明國家必不可少的經驗。今天有人用種種羞辱的手段把漢服比作樹葉、獸皮、裸奔、文化蒼蠅、“文革衣冠”,這是對華夏先輩極大的不尊敬。這種態度不利于我們社會和睦。
漢服在滿清用暴力“ ”后消失,直到近些年在民間重現。然而在漢服重現的過程中,不斷有余秋雨等人用各種荒謬的理由把漢服重現和所謂“大漢族主義”相提并論,甚至把提倡漢服和攻擊黨和政府,攻擊馬列主義及社會主義制度的人相提并論,似乎讓人們回到了批斗、攻擊的四人幫時代。
把大漢族主義和恢復漢服聯系在一起實在是荒謬不堪。什么是大漢族(沙文)主義?那就是主張漢族應該欺壓、奴役少數民族。漢民族自己恢復自己幾千年的傳統服裝,哪個少數民族就會因此被欺壓、奴役?這種說法如果不是政治陷害,至少也是無稽之談。怎么別的民族擁有自己的民族服裝都不代表要欺壓其他民族,漢民族恢復自己的服裝就代表欺壓其他民族?
除了極少數分裂分子,中國各民族人民都是榮辱與共的同胞,無論哪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國的寶貴財富。漢文化的復興就是中國文化復興的一部分,中國文化的復興對所有的少數民族都是好事。把漢族當成自己的同胞的少數民族,怎么會對他們同胞的服裝采取打壓、陷害?那些不把漢族人民當成自己同胞的分裂分子,才會這樣做。今天那些貌似代表少數民族利益、氣勢洶洶地批判漢服的人,得到哪個少數民族人民的授權,宣布恢復漢服使得少數民族受到威脅?如果沒有授權就濫用少數民族的名義宣布搞漢服就是大漢族主義,對中國的民族團結實在太不負責了。
在健康的社會,每個人都有權力喜歡或者不喜歡某種服裝。有人不喜歡漢服,是他們自己的自由,今天中國不會有人用“剃發易服”強迫他們穿什么衣服。可是他們用批判“大漢族主 義”的名義壓制漢服,實際上是把自己個人喜好強行上升到民族矛盾的角度。這種語言暴力和“剃發易服”的思維同出一轍。他們個人的行為卻會讓喜愛漢服的漢族同胞誤以為是某個民族全體壓制漢服,如果聽任下去,會嚴重破壞中國的各民族的和睦和團結。
這些貌似反對“大漢族主義”的文人常常無事生非,把根本不危害少數民族利益的事情說成是排擠少數民族,最典型的就是余秋雨先生最近就氣勢洶洶地質問說:“(恢復漢服)那把五十幾個少數民族放在哪里?”(4月16日《北京日報》)。余秋雨先生的邏輯就是,只要提倡漢族先輩獨有的東西,那就是排擠少數民族,就是分裂中國。按照這個理論,四大發明、絲綢瓷器、中醫中藥都是漢族先輩獨有的,那誰贊揚四大發明誰就是排擠了。在世界歷史上,統治者只有不把人民當成自己的同胞,才會壓制其他民族文化,日本人侵占朝鮮就不允許朝鮮人繼承他們獨有的朝鮮語言服裝。余秋雨以代表少數民族利益自居,用這種侵略者欺壓的口氣去壓制漢服,是不是要存心讓漢族人民誤以為少數民族不把漢族人民當成同胞、不把漢族文明成果看成是自己國家的文明成果?
在一個團結和睦的中國,各族人民都把彼此健康文化發展都視作自己的事,只有這樣,中國才會有真正的凝聚力。把提倡漢服和子虛烏有的“大漢族主義”聯系在一起,無疑會挑起漢族和少數民族根本不存在的矛盾,把無辜的少數民族和歷史上滿清那樣喪權辱國的滿清統治者混為一談,這實際上是在破壞中國的凝聚力。無論有意無意,都有破壞民族團結的作用。
不可否認,恢復漢服過程中的確出現了一些極端行為,比如有人有意渲染的漢網一些網友用納粹作頭像,來說明提倡漢服是極端的;也有人的確咒罵所有少數民族。這是所有漢服提倡者應該抵制的錯誤。但是必須指出,現代漢服重現本來是一個單純的文化活動。這些極端行為的出現,恰恰是因為有人冒用少數民族的身份,對漢服提倡者辱罵、攻擊、和政治陷害,那些人公開在報刊上把漢服提倡者說成猩猩、獸皮、樹葉、死人下葬、“文化蒼蠅”等等種種惡毒的侮辱,使得有些漢族同胞誤以為那些少數民族不把他們當成自己國家的人。這不是漢服提倡者在破壞民族團結,而是那些肆意冒用少數民族名義反對漢服者在破壞民族團結。
拿著子虛烏有的“大漢族主義”作理由,用滿清“剃發易服”的思維壓制漢服,造成惡果之一就是今天有不少同胞誤以為滿蒙不是中國人,這種認識常常被攻擊漢服的人拿來作為漢服就是大漢族主義的理由。漢服的提倡者也必須反對這樣的意識。但是必須指出,這種現象也是看到有人冒用少數民族名義的不斷鼓吹歌頌贊美屠殺幾千萬漢族人民的兇手,不斷向滿蒙人民灌輸屠殺華夏人民當光榮的意識,在這種邪惡言論的教唆下,在網上到處常常看到有人認同那些“寧與友邦、不予家奴”的滿清統治者,滿清把中國幾乎變成了帝國主義殖民地,溥儀更是直接投靠日寇建立偽滿洲國,今天卻仍然有人為他們立銅像。有些漢族同胞看到這些滿清的支持者根本不把中國人民當成自己的同胞,才有了滿蒙不是中國人的錯誤的認知。
可以預見,如果漢民族服裝還是象滿清“剃發易服”,“文字獄”時代那樣被壓制,那滿漢人民之間就還會象滿清時代那樣,變成兩個互不認同的群體,在滿清那個壓制華夏人民服裝自由的時代,中國人民的悲劇還少嗎?反對漢服的人和那些“保滿清不保中國”的滿清統治者采用類似的手段壓制漢服,是在維護還是在破壞民族團結? 在恢復漢服過程中不斷提到滿清入關屠殺和用暴力“剃發易服”,也正是因為有些“滿洲國”的代表胡說漢服已經被歷史淘汰,宣揚漢服腐朽落后。澄清歷史是為了說明"剃發易服"才是野蠻落后的暴行。恢復漢服正是不讓這種野蠻落后的意識在中國延續。 如果那些主張反對“大漢族主義”的人真的關心民族團結,真的關心中國領土完整、人民安居樂業,是應該無事生非,把提倡漢服說成是對少數民族壓制,找借口用滿清搞“剃發易服”“文字獄”的意識去壓制漢服,還是應該把中國各族人民看成是一個彼此關心愛護的整體,支持漢文化復興?這個答案不是很明顯嗎?
有些對漢服提倡者的苛刻壓制的理由更是不可思議。有人說“在過去的漫長歲月里,哪些是我們今天必須繼承的精華,哪些是腐朽、落后需要揚棄的糟粕,這些問題不搞清楚,所謂振興,還是一句空話。",那么請問,是不是藏族穿藏服、朝鮮族穿高麗民族服裝,也要先問問是不是腐朽落后、是不是糟粕呢?傳統服裝代表對先輩文化遺產的尊敬,穿著民族服裝有益于社會成員彼此認同、彼此關心愛護,因此減少內斗、內耗,有利于共建家園。世界上有傳統服裝的民族數都數不過來,有誰研究過里面的扣子、袋子是否代表腐朽落后?誰有資格自以為高高在上,有什么資格決定別人的服裝是否代表腐朽落后?誰承認這個資格?
我希望那些用“大漢族主義”打擊漢服的人,不是有意要冒用少數民族的名義對華夏傳統衣冠進行壓制,也不是有意宣布代表少數民族對漢服提倡者進行政治陷害。這樣做不是在維護民族團結,而是在挑撥本來不存在的民族矛盾,根本不會給中國各族人民帶來和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