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不習慣穿漢服被人稱之為漢服愛好者,更不認同穿漢服的行為屬于行為藝術。”80后青年方梓彬是杭州漢服雅集群的新成員,不過在工作之余他更愿意穿著漢服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并參加與之相關的活動,但他特別向記者強調應該準確稱其為漢服倡導者。
“我們不習慣穿漢服被人稱之為漢服愛好者,更不認同穿漢服的行為屬于行為藝術。”80后青年方梓彬是杭州漢服雅集群的新成員,不過在工作之余他更愿意穿著漢服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并參加與之相關的活動,但他特別向記者強調應該準確稱其為漢服倡導者。
與現代新時尚一族相比,穿漢服無疑被人視為“奇裝異服”,無論置身于何處都有極高的關注度,有人欣賞也有人指責。盡管對穿漢服的評價褒貶不一,但都在方梓彬等人的意料之中,通常的情況下他們會和人們去解釋。
據了解,這批漢服倡導者之所以不認同被人稱為“行為藝術”,是因為他們要學習不僅僅是外在的衣著和行為,還包括很多其他的內容,如古代婚喪嫁娶禮儀、 ”,種種經歷令他啼笑皆非。
“君子”認為很有必要對民眾進行漢服文化普及化教育,漢服若要得到發展,必須先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高度重視,否則漢服復興之路漫長。他希望能尊崇古代漢族人一脈相承的服飾特征,傳承漢服數千年文化基因,從而復原華夏傳統服飾。
目前漢服還沒有款式、布料、制作花紋、場合、發式、鞋子等統一標準,現代漢服雖然處于加快升華發展狀態,但是還處于較混亂復雜時期。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服、越南有奧黛、印度有紗麗……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常有人大代表呼吁,確定漢服為國服。全國人大代表劉明華建議,中國可以自行設定代表民族特色的漢服系列為中國式學位服,以此來推動中國的漢服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