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朝的服裝比清朝寬松,瀟灑人物就多一些。第一瀟灑的自然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做的詩打破常規,無拘無束,堪稱天下第一:“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天地茫茫一大片,風雪梅花俱不見。 ”
歷史上最瀟灑的時代當數魏晉,那時候的衣服最為寬大。人們只披著一件大袍子,不穿任何內衣。睡覺時也不脫。按魯迅先生的說法,他們喜穿肥大衣服是因為吃那種熱量很大的神仙藥,令皮膚燥熱發癢,衣服瘦了搔癢不方便。又因為長期不換衣服,招了虱子,于是就有了“捫虱而談”的瀟灑形狀。當然魏晉時文人的瀟灑與黑暗的政治有關,但也不能說與寬大的服裝無關。
春秋戰國時最瀟灑的是楚人,你看那出土帛畫上的楚國男子形象,那真是寬衣博帶,衣袖猶如鼓蕩起來的風帆。穿上這樣衣服的男兒真是飄飄欲仙,隨時都可能化為大鳥,飛升到云頭上落腳。屈原認為這樣的衣服還不夠瀟灑,他認為最瀟灑的衣服應該是:“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但寬松,而且滑爽;不且清涼,而且芬芳。穿上這樣的神仙八卦衣,你不想瀟灑也得瀟灑。
瀟灑當然要有內在的氣質,讓一個原本雞腸小肚的人穿上道袍,他還是瀟灑不起來。但我想總會比他穿著緊身衣時瀟灑一些。我發現凡有瀟灑氣質的人沒有喜歡穿緊身馬甲的,他們都喜歡寬衣大袖。他們偉大的肉體一如他們偉大的靈魂,是不愿意受到任何束縛的。愛因斯坦會穿著睡衣逛大街,毛澤東則穿著肥大的棉衣,與美國記者縱談天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