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流行沖泡飲茶,中國抹茶茶道遂告失傳,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晶――茶磨也隨之絕跡,中國抹茶(Matcha)形成歷史斷代,成為中國茶人心中永遠的痛。相反,九世紀末隨遣唐使進入日本的中國抹茶(Matcha),在日本卻得到了發揚光大。
抹茶 · 極致的茶道
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流行沖泡飲茶,中國抹茶茶道遂告失傳,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晶――茶磨也隨之絕跡,中國抹茶(Matcha)形成歷史斷代,成為中國茶人心中永遠的痛。相反,九世紀末隨遣唐使進入日本的中國抹茶(Matcha),在日本卻得到了發揚光大。
抹茶制作。用天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
日本人將品茶與宗教哲學、社會道德、品行修養融為一體,將飲茶上升到“道”的高度,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一提起日本茶道,往往讓人想起抹茶。日本茶道分抹茶道和煎茶道兩大門派。但抹茶道最具代表性,是日本茶道的主流。
所謂抹茶道,亦叫做“茶之湯”,使用的是末茶。其飲法是由宋代點茶道演化而來。只是宋代采用團茶,還需羅碾烹炙,而日本采用末茶,直接以茶末加以煎煮。
茶道之韻味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聯系起來,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主要是通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目的。
湯花是指湯面泛起的泡沫,湯花的色澤和湯色的要求是一致的。點泡后,如果茶湯的顏色呈乳白色,茶湯表面的“湯花”能較長時間凝住杯盞內壁不動(咬盞),這樣才算是點泡出一杯好茶。
茶道之中必不可少之器
圓筒形竹制的點茶用具,乃是將竹切成細刷狀所制成。形狀如喇叭狀。
盛抹茶的陶瓷小罐(濃茶用),根據形狀不同分為肩沖、茄子、海壺、文琳等。
木制上漆的盛抹茶的小罐(薄茶用),形似大棗。有平棗、小棗、中棗、大棗等各種規格。
飲茶用的器皿,有各種形狀和顏色。通常日本茶道,提到茶碗就有一樂、二荻、三唐津的說法。樂是以樂燒(手捏成型低溫燒制)制成的茶碗,分為黑樂和赤樂;荻為荻燒;唐津分為青瓷和白瓷。
從茶罐(棗或茶入)中取茶的用具,竹制。在中間段多有竹節的稱為[草],竹節在兩端的稱為[行],沒有竹節的稱為“真”。
竹制的取水用具,在中間段多有竹節,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用于爐與用于風爐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利用柄杓舀水調節釜的熱水溫度、或用來清洗茶碗。
日本茶道禮儀繁瑣復雜,小編就不一一細說。希望小編比較精練的整理,希望大家能對于抹茶道有基礎的了解。
當前快節奏的社會中,去用茶筅點茶喝的人已經很少了,抹茶更多的被用來制作各種精美的食品,綠色的抹茶食品成為餐桌上綠色的鮮花,受到人們的追捧和享用。
我們尊重歷史,就像后人也想看看我們現在真實的樣貌。
它是一個時代的聲音,等待被尊重和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