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風箏是由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于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唐宋時期,由于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休閑娛樂的玩具。
福
風箏是由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于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唐宋時期,由于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休閑娛樂的玩具。
有著悠久歷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求福
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與“遍福”、“遍富”諧音,盡管它形象欠美,但經過充分美化,把它作為象征“福”的吉祥圖案。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風箏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獻壽”、“五福捧壽”、“福壽雙全”、“五福齊天”、“五福獻壽”等,其他的求福吉祥圖案還有“魚”和“如意”。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連年有魚”,“喜慶有余”,“鯉魚跳龍門”,“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長壽
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有萬古長青的松柏,有據說能享幾千年壽命的仙鶴及色彩繽紛的綬帶鳥,有據傳食之可以長命百歲的“仙草”靈芝和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達長壽的“壽”字有三百多種字形,變化極為豐富。源于佛教的“萬”字紋樣,寓“多至上萬”之意。在沙燕風箏中,腰部的圖案就多為回轉“萬”字紋樣。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祥云鶴壽”,“八仙賀壽”等。
喜慶
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征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碰等,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余”,“福祿壽喜”,“雙喜福祥”。喜慶圖案頗具情趣的還有百蝶、百鳥、百花、百吉、百壽、百福、百喜等圖案,如“百鳥朝鳳”。寓間美滿婚姻、夫婦和諧有鴛鴦圖案風箏等。
吉祥
龍、鳳、麒麟是人們想象中的瑞禽仁獸。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征,后來以龜背紋代替。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關于龍的話題,中國是個尚龍的國家,在我們國家里龍是有著特別的意味,龍有著鹿的角,牛的頭,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獸及其它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彩鳳雙飛”,“百鳥朝鳳”等。
放風箏文明倡導
1、盡量選擇空曠的區域,少樹木的地方。
如果人流過多,傾斜的風箏線會對奔跑的兒童和騎車的行人造成隱患。盡量選人少,相對安全的地方。
機場旁、電線桿附近、火車道旁、高樓頂或閃電時,絕對不可以放風箏。
2、放飛時請勿狂奔不止。
特別是兒童更應注意,看著風箏奔跑可能會被前方的東西絆倒。
3、放風箏請注意愛護環境。
如果風箏線因某種原因斷掉的話,請您將斷線全部回收,不要隨手亂扔。因為人們在行走或是騎車的時候,斷線有可能成為割人的利器。放完風箏,請將垃圾一起帶走。
本稿件素材來源網絡,有疑問可聯系小編刪改。
我們尊重歷史,就像后人也想看看我們現在真實的樣貌。
它是一個時代的聲音,等待被尊重和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