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復興華夏傳統婚禮,就是讓真正的禮儀重新滋養我們民族的心靈,讓溫潤美好的情感重新浸潤新人的幸福與愛情。寧靜、莊嚴、和諧、美麗,神圣的婚禮理應成為華夏民族最優雅動人的人生時刻。
漢式婚禮是以古典主義為主要特征的當代新興、時尚的婚禮形態。漢式婚禮不同于西式婚禮,也不同于一般以清、民國風格為主的所謂中式婚禮。漢式婚禮以周禮為藍本,以典雅、尊貴、莊敬為氣韻,追本溯源,是真正體現華夏經典文化傳統的民族婚禮。在華夏民族的傳統中,漢式婚禮被視為禮樂文明的根本所在,被視為人倫關系和社會秩序的起點,被視為人與自然陰陽相和諧而化生萬物的本源。只有這樣的婚禮,才足以同新人之間堅貞、深沉的情感相般配,才能同我們自身的民族身份和文化傳統相般配。我們中國人就要做中國婚禮,我們漢族就做自己的漢式婚禮!
文化精神
禮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規范?;槎Y則規范著夫婦相處之道,并反映了華夏民族對夫婦、天地、陰陽、乾坤等關系的本質理解。夫婦之道正是漢式婚禮的核心義理。因此漢式婚禮絕不只是聚會、宴飲、取樂,更不可輕慢與褻瀆,它是倫理哲學的一場莊重宣告。
信仰
華夏民族以人法天,自然界的萬物,乃是天陽、地陰所化生。男女則是社會的陰陽兩極,是人類的淵源,是一切倫理的起點?!抖Y記》說,“昏禮者,禮之本也”。又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在漢民族傳統中,婚禮被理解為天地、陰陽、乾坤等世界秩序及人倫之本的實現和完成,被賦予了信仰的意義。
盟誓
《禮記》說“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華夏民族看待婚禮,如同看待國家間歃血為盟、看待兄弟間結拜為盟。夫婦的婚約,兩姓的聯姻,本質在于作承諾、立誓言、結盟約。是承諾就要踐行,是誓言就要兌現,是盟約就要信守。盟誓追求永恒,有如山海之不朽,所以說“山盟海誓”。
主從
婚禮中男送女以雁,是一種相沿而來的古禮。《白虎通》說:“取其隨時而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是隨陽之鳥,妻從夫之義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雁都是成行成列飛行的。送雁,既明確了家庭中夫妻角色之不同和擔當之不同,申明了丈夫引領妻子、妻子追隨丈夫的男女有別之意,又表明夫妻不可分離,不可拋棄,正如大雁不能單飛。
平等
漢式婚禮在申明夫主婦從的同時,亦強調了丈夫對妻子的尊重和愛護。兩姓聯姻,男女盟誓,賦予了夫婦對等之義,雙方本就具有了對等的權利和義務?;槎Y中,夫婦拜同禮、坐同席、食共牢、飲合巹,處處提示著夫妻夫婦之間既有主從,又有平等。家庭角色分工的不同,使丈夫真正成其為丈夫,妻子真正成其為妻子,且毫不妨礙夫婦的比翼連枝、琴瑟相諧、相敬如賓。
責任
在漢式婚禮中,一是強調了夫婦對彼此的責任。要做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要做到“結發同心,生死不離”。二是強調了夫婦對宗族的責任?;榍澳蟹揭ㄟ^六禮前往女家與女方父母溝通婚事,新娘離家出嫁時,要拜別父母和宗廟,嫁入夫家后,要通過婦見廟見之禮接受男方父母和歷代祖先的認可?!抖Y記》說“昏禮者……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正人重之”。同父母和宗廟的儀式互動,向新人宣示了婚姻的宗法意義,宣示了綿延子嗣、傳續宗族、承上啟下、孝養雙親之責。三是強調了夫婦對社會的責任?!抖Y記》說:“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后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后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后君臣有正。”在漢式婚禮中,婚禮是禮之本,夫妻是人倫之本,只有婚姻和諧,家庭才能是和諧的,我們民族的繁衍和社會的秩序才能是和諧的,由婚姻而化生的自然及人間的乾坤萬物也才能是和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