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節,
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
屬于禮敬祖先、
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
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
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掃墓,即為“墓祭”,
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上古干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明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僅是節日還是節氣。清明節,天氣回暖,草長鶯飛。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
人們在完成祭祀活動后,還熱衷于進行些戶外活動,如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斗雞子等。
—蕩秋千 —
(圖源網絡,侵刪)
是中國傳統體育和游戲項目,秋千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諱而改名。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加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蕩秋千有趣有益,特別適合于女性和兒童,《紅樓夢》中賈寶玉即有“秋千架上春衫薄”的名句。
— 蹴鞠—
(圖源網絡,侵刪)
即中國歷史上的踢球,中國歷史上的足球叫做蹴鞠,蹴鞠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上面,而它的發展史還要追溯到黃帝時期。
蹴鞠的原型僅僅只是一個石球,主要是用來狩獵的,后來多用鏤空的陶球,再到后來黃帝用獸皮做成一個球形然后在里面塞滿獸毛,當做一種軍隊訓練的工具。
戰國時期的足球稱之為蹋鞠,當時就是以踢著玩為主,它也一直是民間的娛樂方式之一。
— 射柳—
(圖源網絡,侵刪)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是我國清明節的古老習俗之一。據 人的記載,射柳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