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們總會遇到某個場合,以身穿傳統(tǒng)服飾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獨特的品味和氤氳在血脈中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并不真正了解漢服,包括很多漢服愛好者。如何正確的穿著漢服,令很多人相當困擾,幾乎每一個漢服購買者在學會正確穿著之前都會付出昂貴的...
道袍、直身、豎領衫等外衣的尺寸
首先確定道袍、直身以及豎領衫的尺寸。作為整個體系的基礎款式,它們的幾個重要數(shù)據(jù)如下:
1、衣衫的胸部尺寸:凈胸圍尺寸加20-25厘米
2、衣衫長度:道袍、直身等衣身長度長及腳背,豎領衫的長度長及小腿肚。
3、衣衫通袖長:過短的袖長會使衣衫上身后顯得局促。為了達到美觀的效果,道袍、直身等通袖長應為240厘米左右,豎領大襟/對襟衫的通袖長為230厘米左右。
4、袖寬:道袍、直身和豎領衫的袖寬可在50厘米左右
5、袖口寬:寬15厘米-20厘米
圓領袍、搭護、貼里的尺寸
1、圓領袍的尺寸應比道袍、豎領衫等稍大,通袖長、袖寬、腰胸尺皆如此。男女袍衣身均長至腳背。
2、搭護的尺寸:衣身長度比圓領袍短10厘米左右,通袖長長過手肘—170厘米這個區(qū)間皆可
3、貼里的身長:衣身比圓領袍短20厘米左右,通袖長、袖寬以及腰胸尺寸可同道袍
特別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圓領袍的袖形須和道袍等袖形一致。不能為了凸顯服飾的規(guī)格而貿然加肥圓領袍的袖寬。貿然加肥袖寬勢必造成擺結構的改變,原有內搭的襯衣要么改動結構要么被替換。更麻煩的是,為了保持整個體系內所有的款式的風格一致,其余的款式譬如道袍、豎領衫甚至內衣的形貌和搭配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看似不起眼的細節(jié)很可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存在,在未思考清楚之前,模仿文物的細節(jié)是比較明智的做法。
氅衣、披風、比甲等外披的尺寸
1、腰胸尺寸:比道袍、豎領衫等略大
2、氅衣、披風的袖長:比道袍、豎領衫略短,通袖長可長及道袍、豎領衫第二次接袖處
4、身長:比道袍、豎領衫略短略長均可,五厘米左右或許比較合適
貼身汗衫的尺寸
1、腰胸尺寸:適當縮小但不應暴露身體曲線,凈胸圍加10厘米或許比較合適
2、衣身長度:男款汗衫衣長80厘米出頭,女款汗衫衣長65厘米
3、通 袖 長: 男款汗衫通袖長可在180厘米-220厘米之間;
女款汗衫的通袖長手腕到指尖之間,也就是120-160厘米
4、袖 寬:男款汗衫的袖寬可在35厘米左右,袖口寬15厘米-20厘米
女款汗衫的袖寬可為30厘米,袖口寬為15厘米
作襯的襖衫尺寸
2、衣衫身長:男女襖衫均長至膝以下
3、通 袖 長:襯衫通袖長可比道袍、直身、豎領衫等短20厘米左右
裙長
2、女子馬面裙長度:不宜過長,長及腳踝處即可
一年四季服裝的主要差別在于面料,譬如夏季用紗羅等輕薄的料子裁制衣衫,冬季則穿厚實的棉衣或皮襖。即使在穿搭上略有差異,但款式并沒有什么區(qū)別。這恐怕是大多數(shù)人尤其是“秋冬穿襖裙、春夏穿齊胸襦裙和褙子”的支持者難以想象的。我們不妨以嚴冬和酷暑這兩個極端的天氣為例,談談男女裝的整套搭配。
冬季男女皆穿襖,譬如西門慶穿的“白綾襖”、溫秀才穿的“綠云襖”,潘金蓮穿的沉香色潞綢雁銜蘆花樣對襟襖兒、李桂姐穿的白綾對襟襖兒;遇飄雪的寒冬,還可在外罩絨氅衣、皮襖或者披襖,例如西門慶吳月娘在下雪時吩咐小廝取皮襖,何太監(jiān)為拉關系贈西門慶飛魚綠絨氅衣,經濟窘迫的潘金蓮為撐面子拒絕典當?shù)呐f皮襖堅持穿披襖子等等。盛夏時節(jié)的款式和尋常一樣,女子穿紗質的衫和比甲,如潘金蓮和李瓶兒家常穿白銀條紗衫兒、外罩大紅蕉布比甲和銀紅比甲;男子則依據(jù)身份和場合穿道袍、褶兒或衫。例如大暑,翟管家穿青絲絹道袍、涼鞋凈襪,送生辰綱的來保穿著青衣。除了臥室、后花園等過于私密的場合較為隨意,大家的穿戴都十分整齊。
漢服的定位是禮服,更要注重著裝效果,切不可因天氣變化而隨心所欲搭配。為了基本禮儀和著裝效果,冬季穿高領毛衣、牛仔褲打底褲,夏季紗衫內只穿一件抹胸、馬面裙內不穿褲,實在不提倡。
寒冬時節(jié),可用保暖的面料裁制貼身的衫子,或將貼身的衫子換成襖。除此之外,還可在貼身里衣外加件衣長過膝的棉襖。若有需要,道袍、直身、豎領衣也可夾棉,氅衣、披風、比甲也可換成毛呢等厚實的面料。褲子自然選擇厚實的棉褲。
夏季穿禮服會稍微辛苦些, 即便把衣衫的料子換成紗羅苧麻等輕薄的面料,仍然難以祛除暑氣。此時,男子可把汗衫換成苧麻裁制的圓領或直領對襟背心,然后穿長過膝的苧麻衫、腰系襯裙(此搭配還可換成一件苧麻貼里),最后外穿紗羅道袍。女性則可穿苧麻等面料裁成的圓領對襟汗衫,長過膝的豎領對襟衫,最后穿紗質的馬面裙和豎領衫,還可根據(jù)情況穿紗比甲。除了貼身衣衫,兩層衣衫顏色相互掩映,定有說不盡的風流。
為展示身體曲線過分縮小衣衫腰胸尺寸,胸部放量不到10厘米,導致衣衫上身后緊貼人體曲線,后腰因緊繃出現(xiàn)大量褶皺
為追求方便過分縮短袖長,導致衣衫上身后顯得十分局促
為追求現(xiàn)代化隨意搭配牛仔褲、毛衣、衛(wèi)衣、運動鞋、板鞋等,破壞整體著裝效果
隨心所欲將不同風格和形貌的單品搭配在一起,譬如將仿明中期的衫子搭配仿清乾隆時期的背心
基本不在乎內中外幾個層次的搭配,嚴重影響著裝效果,譬如道袍衫裙內搭配牛仔褲、豎領披風內僅穿汗衫、貼身穿的圓領對襟衫當做外穿的衫子、薄透的衫子內僅穿抹胸,等等
基本不看穿衣服的場合,譬如穿補袍蟒袍逛街、參加私人聚會、運動健身等等
適用場合: ,實物可參考孔府舊藏月白暗花紗比甲,上身效果可參考雙林寺娘娘殿侍女
該設計加入的時尚元素:
1、衫子的眉子點綴著蕾絲,同時也裝飾了幾何條紋
2、裙子的面料為巴洛克沖孔鏤空麂皮,另外一條使用了高級婚紗亮片流蘇蕾絲
3、發(fā)帶為平絨蕾絲復古風發(fā)帶。發(fā)帶設計了開口,可以插入造型鋁絲像時裝復古發(fā)帶一樣穿戴,也可以抽走鋁絲當普通發(fā)帶使用
4、為了增添時尚感頭戴復古平絨八角帽
后記
從產生自己構建漢服體系的念頭到現(xiàn)在搭起整個框架,已有三年。三年時間不長不短,我從零基礎開始積累,終于擺脫對古代服飾認知碎片化的困境,對漢服有了系統(tǒng)化的把握。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我認識了我的摯友魚湯,他改變了我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使我的漢服體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