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戛納電影節的紅毯秀,是一眾影視界與時尚界人士都不愿錯過的盛會。曾有身姿或婀娜或挺拔、妝容或精致或素雅的中國明星們,身穿中國風服飾走上戛納電影節紅毯,留下了許多令人矚目的中國元素。
然而,2019出現在戛納紅毯上的中國服飾,不再僅僅是通體西式剪裁、采用部分中國風元素的混搭禮服,而是中國的傳統民族服飾——漢服。漢服第一次以完整的形態出現在戛納電影節上,著裝者既非明星,亦非導演,而是普通的民間文化協會的會長。
傳統漢服驚艷戛納紅毯
5月16日晚,福建漢服天下協會會長鄭煒、法國博衍協會會長仲巾函(原名仲月茹)共同登上戛納紅毯,向世界展示來自中國的傳統漢服風采。
男士服飾為一套通肩紋織金龍紋袍,配有翼善冠。與往年的“龍袍元素”版西式禮服相比,該款袍服是實際意義上的“龍袍”,為漢服中的禮服。
女士服飾為參照一件唐俑仿制的高腰袒領襦裙,這款漢服優雅靈動,非常適合作為禮服。在經過法國裁縫的微小修繕后,全套襦裙顯得落落大方,典雅時尚。
據悉,戛納電影節組委會2018年在法國與漢服結緣,并被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情趣所吸引,更有成員飛到中國……受萬事達邀請,促成了本次漢服的戛納之旅。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古典的亦是當代的。中國擁有令人驕傲的國風時尚,漢服是一襲美好的中國衣衫,它被法國時尚界認同,只因這份美好不分古今、不論國界。
外國人也愛漢服文化
近年來,海外華人華僑對漢服不遺余力的弘揚與宣傳,展現了他們進行民族自省、傳承中國古典文化的意愿,這也是民間新生力量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的體現。
河南籍姑娘仲巾函2014年重組法國博衍協會,任會長至今,每年在法國各地舉辦約90場次各類文化活動。
2月9日,由法國博衍協會與巴黎20區政府聯合主辦的新春慶典在20區政府舉行。活動期間,由仲巾函所帶領的團隊帶來一出出精彩的表演,《狂浪生·離人愁》扇舞表演將中國的折扇藝術與傳統舞蹈相結合,靈動而飄逸;《宮廷茶禮》為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茶道表演,感受中國傳統茶道的魅力;《漢服時裝秀》展示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漢服樣式,云佩霓裳、翩翩神采,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4月20日,兩千余名中法友人和中國文化愛好者齊聚巴黎南郊蘇鎮公園(Parc de Sceaux)的粉色櫻花園,共慶一年一度的“櫻花上巳節”。今年是法國博衍協會連續第5屆舉辦上巳節慶祝活動。協會會員與漢服愛好者們皆換上了漢族傳統服飾,在櫻花園內展現中華民族“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民俗之美。
我們的時尚,可以源自古典與傳統。
我們的服飾,可以跳出“西方”的框框。
我們的文化,可以來一趟新的尋根之旅!
一面尋根,一面開拓新的文化精神。
始于衣冠,達于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