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夙以“上國衣冠”自負,如今卻遍地西裝洋服。有些人開始反省了,所以漸漸就興起了“漢服運動”,想發展漢服之傳承。
由于運動初起,對服飾傳統還不是十分了解;入手又常以穿戴、制作、剪裁、外拍為主,關注常只在技術層面,方向及意義還未深入討論。整個運動又有抵抗世俗之意蘊,故有些團體提出之主張亦不免有激矯的色彩。外界對之,則常因不了解而批評橫生。
早在2009年三月,中國服裝論壇的主題即是:重塑危機后的中國服裝品牌。內容除了大趨勢下的中國服裝企業變革、直面網絡營銷、設計與服裝的方向外,便已有一個文化與服裝的議題,由我主講“萬國衣冠拜冕旒:重塑中華服裝文明”,從思想上說明中國服裝的基本體系。九年過去了,關心、喜愛漢服的人當然越來越多,但有些常識還是得說一說,以供同道參考。
一
首先,要介紹禮服、吉服、
龔鵬程
龔鵬程,1956年生于臺北,祖籍江西吉安,是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
曾獲臺灣中山文藝獎等,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擅詩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