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扇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系,中國有制扇王國之稱。
中國扇子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系,中國有制扇王國之稱。
扇子在中國古代的別稱“搖風”、“涼友”。相傳禹舜時代已有晉朝崔豹《古今注》曾記載“舜作五扇”。
扇子本是實用之物,以其輕薄而面積大,可扇風取涼。中國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裝飾的傳統,于是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書畫,使之愈加賞心悅目。
較早的雕工書畫多由普通匠人完成,慢慢地各種有才華富想象的藝術家也來參加,扇子也就此演變成有實用功能的藝術品,使人頓生愛羨之心、寶藏之意,成為今天集藏的一大門類。以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最為出名,更是并稱中國的“四大名扇”。
中國四大名扇:
扇子的美好寓意
扇子,是中國一種特殊文化現象。歷來文人墨客喜歡在扇子上面題詩作畫,言情托志。
在古代,扇子有時被看作是官職的象征,大概是因為古代官員多為文人出身,而文人又常隨身攜帶一把扇子,在各種場合中常持扇揖讓。三國時諸葛亮手執羽扇運籌帷幄,其神態悠閑自若,后來人們又把羽扇看作是智慧的象征。
宋之前的女性與扇詩畫古代女子最中意一枚枚圓形有柄的團扇,把它視為兒女情長、美好的定情之物,既可作信物,又可述衷腸。美好寓意的賦予,譜寫了很多浪漫的故事。心靈手巧的西施用麥草編成扇,將自己的容貌用彩絲繡于扇芯,送予越國大夫范蠡,定下了百年好合的誓約。
西漢時期的團扇,因為它潔如明月,蘊涵著團圓、歡聚之意,很容易就被女性細膩、溫婉、浪漫的性情發現和選擇,將它視為純潔愛情的象征。魏晉時期這種寓意仍然被繼承著。
風情萬種的中國古扇之美
中國扇,造型百變,風格多樣。再加上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鉆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扇子藝術身價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