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通常較后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
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通常較后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
這種衣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種漢服款式,無袖長罩衫,又叫做“背心”。后來傳入蒙古。
據《元史》載:“又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后長倍于前,亦去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比甲一般穿在大袖衫,襖子之外,下面穿裙,所以比甲與衫、襖、裙的色彩搭配能顯出層次感來。
到了蒙元后期,北方的漢人女子猶其愛。自從元代有了紐扣之后,比甲上也有用紐扣的,這樣穿起來更方便、快捷、系結嚴緊,是服飾的新變化。明代比甲一般都有五枚金屬扣,多為貴族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