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白自幼家境優渥,父母在城中村以收租為生。8年前,高一的時候,金少白初次接觸漢服,便被漢服的華美給震撼到了。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的迷上了漢服,因而與傳統文化結緣。
金少白的簫,在西安業內頗有名氣,辭職后,金少白便開始音樂教學,一節課2小時,收費在200-300元之間;同時承接一些古風活動策劃和參加一些古風元素的演出。
依靠著自身的收入,金少白的生活過的非常愜意。漢服已經變成了他唯一的服飾,吃飯、睡覺、開車、逛街,無論何時,金少白始終一席漢服。據了解,目前金少白擁有漢服40多套。辭職以來,僅樂器和漢服之上的花費,已不下10萬。
提起傳播傳統文化,金少白認為,服飾、長發這些外在形式,并不是最為重要的。“每天穿著漢服也好,留長發也好,這都是因為我喜歡,我覺得好看,我就這樣穿。”
少白說:“但這并不代表著傳統文化的內核,真正的學習傳統文化,應該學習的是我們華夏的歷史知識、學習的是我們華夏的傳統道理、學習的是禮。只要能明白這些內核的東西,形式化的東西只是個人喜好,我們應該做的是興古,而不是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