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時報訊(記者/劉玉超通訊員/梁秀佳譚秋萍攝影報道)著漢服、誦經典、拜孔圣、點朱砂、敲擊鼓,萌娃“變身”小夫子,這樣有趣的一幕出現在禪城區南莊鎮羅格孔家村。日前,該村舉辦一年一度的“開筆禮”活動,為26名學齡兒童進行尊師重教的啟蒙教育。
所謂開筆,就是用毛筆開始習字、開始學習、文明做人的開端,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并教讀書、寫字,這一儀式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是一種流傳久遠,并且融合了心理學的兒童啟蒙教育形式。開筆禮與進階禮、感恩禮、狀元禮合稱人生“四大禮”。
儀式開始前,現場的小學生左顧右盼,有的在擺弄自己的衣衫,有的則把玩起桌上的毛筆,可愛的模樣萌化了現場的家長與老師。詩禮堂之下,主持本次開筆禮的老師邱繼鋒向現場的小朋友簡單介紹了儒家文化,每一位小朋友都十分認真地聽這“人生第一課”。
整個開筆禮包括“端正衣冠”“禮拜孔圣”“感恩行禮”“朱砂啟智”“人字開筆”“擊鑼鳴志”等多個環節。其中,“端正衣冠”是讓孩子們知書明理的第一步,所謂童蒙之學,始于衣冠。端正衣冠之后,全體師生一起,左手搭在右手上,端于胸前,手心朝內,恭敬地向先師孔子像三行中國拱手護心古禮,意在尊夫子之仁德、敬夫子之禮學、感夫子之教化,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
想要寫好字,先要執好筆,萌娃們執筆從傳統的毛筆學起。學童們由啟蒙老師手把手書寫“學業進步”字帖。之后,學童們一個接一個地敲打銅鑼以“擊鑼鳴志”。敲完銅鑼,開筆老師為學童們點朱砂。用紅色的朱砂在學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又稱“開天眼”。“痣”通“智”,意為開啟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從此“眼明心亮”。
作為以文化為特色的傳統村落,羅格孔家村,自開村以來便有著重教尚學的傳統,800年前,孔氏五十三世祖孔阜林遷居至此,開基辟村,名為文宗里。而此次開筆禮活動由羅格村委會及南莊鎮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聯合主辦,祖廟博物館承辦。
接下來,市區鎮村將加強聯動,進一步整合孔家村現有的孔子誕和春秋二祭禮、賽龍舟、武術、醒獅表演等民俗活動,因地制宜打造春秋祭孔、文昌誕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