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四種是正拜,講的是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對象的拜禮方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五者逐事生名。講的是相關的禮儀場景下對拜禮的特殊名稱。比如:吉禮時行禮稱吉拜,兇禮是行禮稱兇拜……
① 稽首
《荀子.大略》“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顙。”
《禮記·玉藻》:“稽首,據掌致諸地。” 據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唐 • 楊倞注:“稽首,亦頭至手,而手至地,故曰下衡?;?,則頭觸地。”
清段玉裁:“既跪而拱手下至于地,而頭亦下至于地。拱手至地,手仍不分散,非如今人兩手按地也。手前于膝,頭又前于手。”
稽首:正坐后兩手疊并(與揖禮同),引手至地,頭至手,運作舒緩,并停留一段時間。
應用:稽首是拜禮中最重者。祭祀活動、拜祖先、人生大禮中拜父母、拜師都行稽首禮。
⑧ 褒拜
褒拜時行拜禮后為回報他人行禮的再拜,也稱為“報拜”。
⑨ 肅拜
《周禮》云:“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
肅拜,女子拜禮,不跪不鞠躬,屈膝低頭,為萬福禮源頭。軍禮中記載的男子肅拜,并非跪拜禮,由于甲胄在身不便跪拜,實為肅揖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