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在這座古城里,一些當地人經常會看到一個身著漢服的中國妹子在街頭翩然走過。
京都是日本的一座古都,保存了大量歷史建筑,很多日本人和游客都會在這里身著 感受日本文化。不過,在這座古城里,一些當地人經常會看到一個身著漢服的中國妹子在街頭翩然走過。當地的日本人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好漂亮,簡直像仙女一般!
女生名叫芷珞,93年生,是土生土長的北京順義人。因為丈夫天哥(中國人)常駐日本擔任攝影師多年,半年多以前她也來到了京都工作。
芷珞是一名漢服愛好者,從2012年開始接觸漢服,并深深為之著迷。
為什么會喜歡漢服呢?這與芷珞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她從4歲開始學中國古典舞,8歲學竹笛,9歲學琵琶,從小就經常參與一些關于古詩詞朗誦的活動。
“家人是非常支持我學習古典文化的,小時候沒少給我買古詩書讓我去背。”芷珞笑著說,琵琶是我從小學到大的樂器,因此大學也報考了古典樂器琵琶專業。平常生活中,她只要有空就會練習。 (來自:路邊新鮮事)
如今,芷珞在京都工作。中國籍老板很喜歡漢服,加上從事攝影工作的緣故,環境相對寬松自由,芷珞就身著漢服上下班,成為街頭的一道風景線。雖然各個朝代的漢服形制有差異,但芷珞都很喜歡。她說:“天熱了穿唐宋風格,天冷了穿魏晉明風格,一年四季都可以穿。”
平時,芷珞身著漢服上班、購物、吃飯……由于京都是古都的緣故,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突兀的地方。
一些歐美游客以為她是日本人,會搶著跟她合影。而一些日本當地人能夠認出這是中國的服飾,贊嘆道:“好漂亮,像仙女一般。”
據了解,漢服并不是“漢代服飾”,而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漢族群眾的服裝和配飾體系。周邊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民族服飾都受到了漢服的廣泛影響。
芷珞的丈夫天哥是一名攝影師,平時他會給妻子拍出很多漂亮的街頭照片。
而且本身他也很喜歡漢服,只是因為工作的緣故(經常要扛著相機到處拍攝),因此穿著的機會比較有限。
不過,偶爾夫妻倆也會精心裝扮一下,展示一下“神雕俠侶”般的中國古典風格。對于漢服,芷珞認為不光學“表”,更是要懂“里”,掌握更多傳統文化內涵。就在8月份,她特意請了一個月假期到杭州學習中國古代妝造,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