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機密,所有的衣服、配飾、甚至裝修,你都可以拍照,隨便拍。
“沒有機密,所有的衣服、配飾、甚至裝修,你都可以拍照,隨便拍。沒有禁忌,所有衣服、飾品,你都可以看,可以摸,喜歡的還可以試穿,完全沒有問題……”在重慶洪崖洞,曾經有一個極具個性的漢服店老板,“店規六條”讓他一夕走紅,各地漢服愛好者紛紛前來一探究竟。但是,川流不息的人來了又去了,選擇購買的卻寥寥無幾。高漲的人氣并未為他帶來相應的回報,反而成為一種負擔。經歷開店、關店、再開店后,他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漢服文化經營之道。那么,情懷應該如何落地呢?
一場婚禮入了一個圈子
長褙子、圓領袍,漢服穿在趙品君身上絲毫沒有違和感。
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漢服愛好者,一年365天時間,他幾乎有200多天穿著漢服。2011年3月,愛好傳統文化的他準備舉辦一場特別的婚禮—— ,便聯系婚慶公司進行了試裝,沒想到就此著了迷,與漢服結下了匪淺的緣分。“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符合本民族的文化和氣質,穿上后往往有驚艷的效果,讓人喜歡它的美。而我,穿上后就不想脫下來了。”
浪跡漢服圈一年后,趙品君組建了自己的漢服社,名字叫作“漢風雅敘”。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辦漢服聚會,帶領同袍穿梭在重慶主城各處景點,中秋時賞月,元宵時猜燈謎,大家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由于運營得當,社員從20多人發展壯大到兩千多人,他也逐漸萌生了與漢服打一輩子交道的想法,“與其只有情懷,不如做一些可持續的事情”。2014年他注冊了重慶漢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過一年時間籌備,“重慶漢服館”在洪崖洞開張了。
與大部分漢服店老板不同,別人都是打造自己的原創品牌,他卻嫌那些太麻煩,只挑選看得上眼的品牌進行代理,成為了重慶最早的一批漢服代理商。開店閑暇時,他寫了一篇“店規六條”,抒發自己的情懷和見解,發表在了說說和朋友圈里面。沒想到一時間廣為流傳,光說說點贊就達到了10萬以上。申請他微信、QQ好友的人數激增,一度達到了每天3、4千人,根本就加不過來,他忽然意識到,“我可能出名了。”
人流量無法轉變為營業額
有人氣就一定可以賺錢嗎?放在從前,趙品君未必放在心上,后來,這正成為了他慘痛的教訓。
開店之前,他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調查和走訪,將店開在人流量較大的洪崖洞。再加上漢服社的多年積累,開漢服實體店可謂萬事俱備。而東風,“店規六條”的意外走紅,也為他帶來了大量的粉絲。然而,看似具備天時地利的他,卻萬萬沒想到一件事情:人流量保證不了購買力。
在洪崖洞開店時,30平米的小店平均每天接待50-100人,人流最多時接待了500人左右,服裝類型覆蓋了漢唐宋明各個朝代。漢服是一種兼具文化內涵與古典氣質的服裝,在現代服飾占據絕對優勢的當下,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與眾不同。就算認可漢服的美,轉化為購買行為也需要一定時間。他回憶,曾經有顧客在店里試穿了3、4個小時漢服,幾乎把所有衣服試了個遍,最后卻什么都沒買。“逛的人多,買的人少,普通游客或人流量支撐不起門店的發展。”他一針見血地說。
為了讓漢服店良性發展下去,他決定多業態發展,開始承接漢服婚禮、傳統文化活動,并進行漢服網絡銷售。可是問題隨之而來,漢服門店從早到晚人流不歇,接待顧客讓團隊自顧不暇,無法專心其他業態發展。加之實體店開銷較大,盡管每月保持了3到5萬元的營業額,卻談不上盈利。堅持了近3年后,他選擇了關店。
轉變思路 公司開始盈利
目前線上漢服品牌云集,例如星女郎徐嬌開的織羽集粉絲數量接近160萬,鹿韻記、花朝記、重回漢唐、國色芳華等知名店鋪的粉絲大多在百萬到幾十萬左右,以“唐朝仕女表情包”走紅的京渝堂粉絲也在20萬左右。記者對此詢問了多位漢服愛好者,幾乎大部分都選擇在網絡上購買漢服,鮮少逛實體店。
關掉漢服門店后,趙品君內心并不想就此放棄,他希望繼續堅持情懷,把漢服發揚光大。因此,思考了整整兩個月,他決定重新開店,這一次將店址開到了商圈的寫字樓中。回首那段經歷,他痛定思痛,“漢服從接受到購買其實是有一段時間的,培養漢服文化氛圍很重要。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傳統節日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漢文化,穿上漢服,從而體會漢服的魅力。久而久之,自然會有人將購買漢服轉化為行動。”
現在,“重慶漢魂”的服裝仍然以代理為主,但是側重點轉移到承接漢文化活動上,在全國各地舉辦了數百場活動。他大幅提升了兼職員工數量,根據活動需求隨時聘請熟手,保障其專業性。通過舉辦一次又一次活動,漢服也穿到了更多人身上,很多人試穿后就會詢問主辦方在哪里購買漢服。
至于服裝,他劃分了出售和出租兩個部分,在實體店中均有陳列。出租的服飾主要為漢服中的禮服,出售的則為口碑較好的漢服品牌,例如都城南莊、京渝堂、控弦司、若初雪等,品牌達到20多個。
問題來了,沒有顯眼招牌,漢服店藏在寫字樓中,會有人逛嗎?
“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公司開始盈利了。”趙品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