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會問,為什么漢服是“右衽”,而不是“左衽”?有什么區別?甚至有些人認為漢服就是“左衽”,因為電視上就是這樣的。這一期,就普及一下“右衽”與“左衽”的知識。要知道,這可是不能搞錯的!
很多人都會問,為什么漢服是“右衽”,而不是“左衽”?有什么區別?甚至有些人認為漢服就是“左衽”,因為電視上就是這樣的。這一期,就普及一下“右衽”與“左衽”的知識。要知道,這可是不能搞錯的!
中國的傳統漢服服,兩邊衣襟的穿法,自古以來都是左襟疊蓋在右襟之上,而因為衣襟是朝右開,所以便稱為“右衽”。這種穿衣方式的起源,當然為了方便慣用右手的人伸手入懷中拿放隨身物件。但既成正統之后,“右衽”便成為華夏文化“尊禮成服”的概念里一個基本象征“文明”的符號,可以用來識別“左衽”的蠻夷之邦。
至于現代服裝男子左襟疊右襟、女子右襟疊左襟的“男左女右”式穿法,據說是起源于中古時代的歐洲。西方男裝衣服的鈕扣,像東方一樣,自古至今都開在胸前,所以把衣鈕縫在右襟、把鈕門開在左襟,方便右撇子們扣上自己的衣衫。
可是古代歐洲的女裝衣服,大多數都是采取衣襟開在后面的反穿形式,所以女子們除非雙臂十分靈活,否則必須借助別人幫她們扣上背后的衣鈕;而為了方便右撇子,鈕縫和鈕門的方向便剛好相反。
大概到了十八世紀,西方女性才開始普遍流行穿著一些如外套等開在胸前的衣服,但可能因為上流社會的婦女一般都仍會有傭人幫她們穿衣服,所以右襟疊左襟裁剪的方式,由于方便別人替穿者扣鈕,還是被保存了下來,一直到了現在仍然是女性西服的正統。
也有人說,中國傳統服裝其實也是類似的“男左女右”穿法才對,所謂“右衽”只限于男人。我不是史學家,不敢否認這種說法,也不曉得如果屬實,到底是否近幾個世紀跟西方發生接觸后才受到的感染,還是無獨有偶的現象。
不過觀乎深受我國唐朝服裝影響的日本 ,便可發現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左襟疊右襟的“右衽”穿法。唯一會相反地穿成“左衽”的情況,便是──替死人穿壽衣的時候!所以呢,像有些明星,影視劇里出現的左衽是非常錯誤缺乏常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