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服運動一晃十幾年,穿漢服的人也越來越多。漢服出現的場合從“服裝展示”到“禮儀活動”再到“生活化”,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社會公眾視野。但是,我得問一句:同袍,你確定你真的會穿漢服嗎?
5當你擁有了幾套不同形制的漢服后,你就可以任性地排列組合了!
1漢服跟漢元素的區別,不要把你沒見過的常服都叫漢元素!
去年我在公眾號專門做了一期沙龍(戳→漢元素,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請了幾位資深漢服商家以及做傳統文化的同袍來說說漢元素的問題。線下采訪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問題:現在很多同袍其實根本就分不清漢服與漢元素,大多是單純地以為窄口的袖子,或者半袖,或者短小利落些的衣身,就都是漢元素了。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大家入門時聽多了“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有著4000年歷史”這種娓娓道來的說語氣的科普,我也是時候冒著被大多數死板派噴的危險,簡明扼要地放兩劑砒霜給大家了。
a 大家成天在網上叨比叨的中縫接袖之類,是古代織造技術決定的,但只有中縫被賦予了文化涵義才變得嚴格,接袖就沒那么嚴格了(可以參照出土文物,哪怕是同時期衣物,接袖位置也很大差別的。)
1975年福州北郊浮蒼山黃昇墓出土,福建省博物館藏,彩繪花邊廣袖 ,搭配短褲、靴子郵差包,盡顯活力。
最后再舉一個例子:漢服的長裙,甚至是齊胸的裙子,日常也可以各種搭配來穿的!就更不用說本身就跟風衣差不多的唐圓領袍了!
機車夾克搭配齊胸裙,朋克還是文藝,你說了算。攝影師:@迷鹿是鄰座的怪小眠 模特@_蘇楓林
所以,漢服日常黨不必再糾結穿一整套漢服出去被人行注目禮了,化整為零,與你現代款搭配組合,一樣能穿出范兒來。至于是古典范兒還是時尚范兒,就看你喜好了。
明立領配短褶裙,濃濃的文藝氣息撲面而來。
曾經記得有同袍感嘆過,穿漢服久了,自己的審美是會改變的。的確是這樣子,最初我們入門可能只喜歡那種飄飄欲仙滿身花花的衣服,可熟悉了,了解了,我們就覺出漢服之地配色遠比單純飄飄欲仙款要重要的多。所以具體如何游刃有余地把漢服融進日常生活,自己多試驗很重要!
本篇為最后一章,感謝大家一直以來不離不棄地支持~
所以,還是有必要再提示大家一下,我這個小文只是分享給大家個人這些年來的一些經驗之談,加之本身在做文化時尚類的工作,與所接觸的人群環境,就特別注重一些服飾搭配的細節。每次出采訪或者出活動或者談客戶,我都盡可能地把漢服融在自己的當天的穿著里來提升自己的形象分。
然而看此文的各位,我相信入圈5年以上,并且畢業工作的同袍是會有同感的。而對于一些中學生,大學生,看起來可能會同感度較差,因為畢竟漢服是個坑,穿搭更是坑。畢竟能用很少銀子玩好搭配的人不多,況且學生黨日常需要注重細節搭配的場合也不多,所以會暫時get不到搭配的重要性。
大家更不必把本文列出的一些建議類的條目表格奉為真理,按照自身實際情況去穿搭永遠比攻略更重要!穿搭技能也是跟別的技能一樣,是要靠不斷實踐才能提升的。
惟愿有一天,我們能在正式的活動場合看到同袍們一絲不茍地合適著裝,也能在日常現代化的生活總看到同袍把漢服當成一件普通的漂亮衣服穿搭起來。如此,我們漢服復興的夢想就更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