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編非常喜歡漢服,相信大家也一樣,喜歡漢服不僅僅是因為她漂亮,更重要的是穿漢服所帶來的內在的禮儀,那么同袍們,在生活中,我們又應該知道有哪些禮儀呢?
【一】穿漢服的基本要求:
1、 穿漢服的態度:
任何人在穿著漢服時,必須要具有一個“誠敬”的心態,誠敬根本是要事事端正。
2、 儀容儀表:
1) 整潔:任何人在穿著漢服時,必須要保持漢服服飾整體的整潔,服飾沒有污跡和褶皺. 。
2) 指甲:保持清潔,不可留長指甲、不可涂彩色指甲油,只可涂抹無色保護性指甲油。
3) 頭發:整齊、清潔、光亮、無頭屑、不凌亂,不留怪異發型,染花色發型,提倡保持本人發質的自然本色,女士要根據所穿的漢服款式,梳理出相應的發式或戴義髻,男士如果是長發要束起。
4) 面部:保持整潔,無眼垢、耳垢,面色均勻;男子胡須要定期修剪;女子要化淡妝。
5) 襪子:黑色或深色襪子,無破洞。
6) 褲子:可以穿深色西褲,不能穿牛仔褲和帶條紋的運動褲。
7) 布鞋:我們提倡穿漢服時穿著布鞋,男士的布鞋一般為黑色,女士可以穿除了純白色(喪禮除外)的任何布鞋。在不參與重大禮儀(特別是祭祀活動)活動情況下,女士可以穿平底的皮鞋和高跟鞋,男士可以穿系帶子的黑色皮鞋。
8) 香水:如涂抹香水,應使用清新、淡雅的氣味,涂于耳背及手腕處。
9) 個人衛生:身體、口腔、雙手和鞋襪清潔無異味,牙齒無殘留物,注意個人衛生清潔。
3、注意事項:
1) 穿著漢服時,堅決不允許穿純白色的漢服外衣,喪禮除外。
2) 穿著漢服時,堅決不允許穿旅游鞋、球鞋和長筒皮靴。
3) 穿著漢服時,堅決不允許把內衣外穿。
4) 穿漢服時,必須穿中衣(內衣),現代的內衣不能露出。
5) 穿著漢服時,不能穿高領毛衣和襯衣。
6) 穿著漢服時,不能披頭散發,整個額頭和耳朵要露出來。
7) 穿著漢服時,要把鞋帶,腰帶和冠帶系緊。
8) 穿著漢服時,不能抽煙,不能在禮儀、工作和行走中吃任何食物。
【二】關于立容與坐容
一、立容:
賈子曰: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閑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參考文物,經立時正身、平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從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著、拄著東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國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筆挺,所以手臂要柔軟,切忌僵直——這樣漢服才會順勢鋪成柔和的曲線,展示出華夏之美。我們常見夫子行叉手禮的像——但這個動作應當是配合磬折來表達敬意的——也就是說,腰應當同時彎曲大概三十度。當然,處于藝術上的考慮,畫家還是畫成了直身。應用:竊以為經立是漢服同道必須注意的,對師長應當共立。鑒于現在人不行大禮,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頭示敬是必須的。
二、坐容:
賈子曰: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參考文物,漢代的經坐(這在古人就叫坐,現在為了區分,專稱雅坐)是膝蓋并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對于胡坐,道理一樣,端正,兩腿不得叉開,雙手放在膝蓋上。雙手可以握拳,沖前方;也可收攏抱在腹部。應用:隨著漢文化的復興,會有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雅坐。若在這種正規場合,您只能通過稍稍上下膝蓋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勞。當然,對于友人聚會等生活場景,大家箕距(臀部著地,兩腿叉開)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盤腿)都行。
【三】穿漢服的基本禮儀:
1、 站立:
1) 經立:正身、平視,兩手相合(男士左手壓右手,女士右手壓左手),掩在袖子里,放在丹田和胸口之間,離胸口有一定的距離。
2) 肅立:在經立的基礎上,腰身微微弓曲,低頭示敬。
2、 坐行:
1) 正坐(跽坐,雅坐):膝蓋并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腰身挺直。
2) 端坐(胡坐):保持腰身端正,兩腿不得叉開,雙手放在膝蓋上。雙手可以握拳,沖前方;也可收攏抱在腹部,臀部坐凳子三分之一的面積。
3) 行走:在正規的禮儀場合下,雙手如經立,正身、平視,按一定的節奏前行。
3、 行禮:
1) 頷首:正身經立,頭微低身體微微彎曲約15度致意。只用于長輩答謝晚輩行禮,以及祭祀禮儀中,手中有物品不便行禮的執事司儀等人員回禮之用。
2) 拱手: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貼右拳面,左指尖與下頦平齊。右拳眼斜對胸窩,置于胸前屈臂成圓,肘尖略下垂,拳掌與胸相距20--30厘米。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行禮。
3) 士相見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三十度。正規場合,對朋友和平輩。
4) 大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里,舉手加額,鞠躬四十五度,然后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后手放下。正規場合,對長輩和答謝賓客。
5) 跪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后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在地上(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后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重大禮儀場合拜見師長和神靈時使用此禮。
4、其它行禮:
1、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里,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規場合,對朋友。
3、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
4、頷首致意。
5、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后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后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禮(用于雅坐時):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蓋支撐身體,然后拜手(手至地,頭貼手)或叩頭(頭扣地)或稽首(時間長)或頓首(時間短)。
7、女子行禮:本著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禮。但處于忍讓的風度——女子行禮兩手合攏放胸前,微屈膝,微低頭即可;若拜禮,上身直,膝著地,攏手下垂,頭微低,即可。
應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場合。6用于雅坐時。1到4,應當作為漢服時的日常行禮,依據具體情況——對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體場合容許你表現禮節的程度……現在人缺少禮儀觀念,不必過分要求,但拱手應當能做到。如果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又有人來,當注意問候時要根據身邊人的情況,決定行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