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第21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盛大開幕。本屆絲博會上西安館內“絲路華服”非遺藝術交流展示項目吸引了與會領導及海內外客商的目光。
2017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第21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盛大開幕。本屆絲博會上西安館內“絲路華服”非遺藝術交流展示項目吸引了與會領導及海內外客商的目光。
開幕式剛一結束,在華服藝術項目展位前的一套“隋唐對襟沙羅衫”便引來了眾人圍觀,展品為絲綢質地,紅裙黃衫,手繡圖案,華美絕倫。下方的標價令人咋舌,竟然高達198萬人民幣!旁邊一位身著華服的典雅女士正在接受媒體采訪,筆者得知她就是展品的創作者姜姍秀華服藝術會館館長,華夏漢民族服飾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姜姍秀。她歷盡艱辛,堅韌不拔,裸捐薪金,無私奉獻五十年如一日拯救傳承中國華服非遺的感人事跡被陜西衛視等各大媒體競相報道,并被網友親切稱為“中國華服媽媽”其同套系華服作品曾榮獲“國風·秦韻”首屆陜西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金獎!已被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博物館永久收藏。著名學者肖云儒、陜西省美協主席王西京、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趙季平等各界知名人士對其傳承精神高度贊譽并先后為姜姍秀華服藝術會館題贈書法作品。
記者還有幸在展會現場見到了“絲路華服”項目負責人,中國華服文化傳承中心主任、華服道商學院院長、長安華夏民族服飾文化研究聯誼會會長趙晁藝,他是中國首部華服非遺紀錄片總策劃總導演,曾作為華服漢禮顧問受邀參加壬辰年軒轅黃帝公祭大典,并接受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采訪報道。
趙會長告訴記者:華服又稱漢服,漢衣冠、是從黃帝即位至今,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華夏漢民族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華服不僅僅是一件衣裳。它承載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正如領導人所強調:“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而“絲路華服”項目符國家戰略部署屬于政府扶持項目,內容包括中國華服藝術博物館、華服藝術會館、華服游學培訓、華服非遺圖書、紀錄片、數字電影、及相關系列文創產品,市場估值過億。
目前項目合作機構已在曲江文旅集團旗下星級酒店掛牌設立文化交流中心,并與陜西文化產業投資集團華夏文創中心、西北版權交易中心、大奧傳媒,絲路影視聯盟等相關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希望海內外有慧眼有實力的政商投資機構,合作伙伴及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前來洽談合作,讓大家攜手為宣傳西安,宣傳陜西,做大做強文化產業貢獻一份力量,讓古老的華夏服飾文化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煥發出新的生命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