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楊娜畢業于軟件工程專業的顏偉繁現在儼然是一個漢服知識的“專家”,談及各個不同時期的漢服形制,顏偉繁如數家珍。
4月9日,蘭州黃河岸邊,一群青年身著漢服,學習討論有關漢服以及千年傳統文化習俗的相關知識
楊娜畢業于軟件工程專業的顏偉繁現在儼然是一個漢服知識的“專家”,談及各個不同時期的漢服形制,顏偉繁如數家珍。
9日,顏偉繁早早地來到位于黃河岸邊的蘭州近水廣場,蘭州漢服雅集會將在這里舉行定期的漢文化交流活動。作為前會長,他依然按時參加社團的各種活動,為會員講解漢服形制,糾正他們對于傳統漢文化的一些錯誤認知。顏偉繁說,工科男做這些,著實需要下狠功夫。
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對傳統文化的癡迷,以及找尋一種民族靈魂的歸屬感??粗フQ節等西方節日在年輕一代中間的流行,同樣作為“90后”的顏偉繁表示很心痛。
“現在年輕人都在過洋節,自己民族的很多傳統節日卻都不知道。”三年前,顏偉繁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了蘭州漢服雅集會,想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呼吁人們關注并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每一次的活動要求,顏偉繁都會不厭其煩地寫上:“請著漢服參加,勿穿山寨漢服、影樓服裝。”他說,既然決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傳播傳統文化、幫助更多人了解漢服的知識,自己必須要認真地對待這件事情,要穿著形制正確、符合歷史的漢服。
顏偉繁整理好自己的衣衫,撫平上面的褶皺。他介紹道,他今天穿的漢服形制是衣裳,即為上衣下裳,頭戴的是東坡巾。會員們陸陸續續到場,每個人都身著各式不同的漢服,有襖裙、有齊胸襦裙。為買到形制正確的漢服,會員們還會專門依照正確形制裁制衣裳。
受姐姐的影響,今年19歲的鞏圣圣從很小的時候,便與漢服結緣。只要時間允許,她會準時參加社團的每一次活動。對漢服深深著迷的她不在乎路人或驚訝或嘲弄的目光,卻在一次穿著漢服上街的時候,被路人將自己所穿的衣服認作韓服。鞏圣圣說,自己民族的瑰寶,卻不被人們所認識,這讓她覺得心涼。
眼看周圍聚集的路人越來越多,鞏圣圣索性現場為他們普及了一場漢服的常識。“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沒有顧忌地在大街上穿漢服。”她已在網上定制了新的 ,打算與姐姐一起穿著去逛街。
與鞏圣圣一樣,中學生任星蓉帶動自己周圍的同學,開始了解并喜歡漢服以及漢文化,這讓她覺得自豪。即將高中畢業的她希望能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或者去讀師范類的學校,當一名語文老師,為更多的人普及相關知識。
整理好各自的衣裙與發髻,此次活動正式開始。簡短自我介紹之后,會員們圍在一起,展開今天的討論內容。資歷較深的會員會幫一些加入不久的會員整理衣衫,并告訴她們,她所穿戴的漢服,悠久的歷史及演變過程。
成立三年,蘭州漢服雅集會舉辦了上百場大大小小的活動。除去傳統節日的風俗介紹之外,顏偉繁還在周末或其他空閑的時間,與會員們一起進行射箭等古代禮儀的學習溝通。
“最開始只有四五個人,穿漢服上街就跟耍猴一樣。”面對三年來的質疑、謾罵之聲,顏偉繁說,現在會員越來越多,穿漢服舉行活動,心里便也覺得底氣十足。因此,他會繼續堅持,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一起將祖先流傳千年的瑰寶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