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龍山上,琴聲淙淙。11月19日,我市近百名漢學愛好者身著漢服匯聚一堂,展示漢禮、演奏古風音樂、武術表演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觀看。“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上午10時,十余名漢服愛好者手拿古書,齊誦古詞,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
隨著一曲激越的《將軍令》箏聲響起,原本熱鬧的人群瞬間安靜下來,時而低沉時而昂揚的箏聲,將滄海桑田、波瀾壯闊之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武術是傳統文化復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姿颯爽的劍舞將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
吟詩作賦、二胡彈唱、射箭比賽等活動一個個展開,風雅的節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我們是一群漢文化愛好者,10多年來,我們每年都要聚在一起,穿漢服、習漢禮,學習和傳承華夏傳統文化,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漢文化,感受古韻之美。”蔓草漢文化社成員陳麗萍告訴記者,“我們希望能以漢服為載體,通過各種表演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與習俗,關注我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禮儀。”
據陳麗萍介紹,此次參與活動的漢服愛好者來自各行各業,因愛好傳統文化走在了一起,為了慶祝漢服復興13周年,他們有的甚至專程從成都、德陽等地趕過來。
紫塵一家都是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她和丈夫帶著5歲的兒子早早地從德陽趕來。在現場,她拉著家人興致勃勃地轉了一圈,向記者展示了一家三口所穿的漢服,黑底紅花,素雅大方,“這都是我自己親手花了1個月時間做的,每件漢服都凝聚著心血。”
市民何東明帶著自己8歲的孫子興致勃勃觀看了表演。“我聽說今天這里有一場漢文化活動,就專程帶孩子來看看,”何東明說,不僅僅是為了給孫子留下珍貴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希望孫子能從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了解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