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云輧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20日夜,正值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以“坊巷慶七夕,閩臺共風俗”的福州傳統七夕節文化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風雨廊舉行。
今日云輧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20日夜,正值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以“坊巷慶七夕,閩臺共風俗”的福州傳統七夕節文化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風雨廊舉行。
按照閩臺共有的七夕習俗,活動現場搭起了一座由閩臺兩地傳統手工藝人合作完成的“七娘亭”。
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表示,關于“七娘媽”的傳說很多,其共同之處是,她是保護未成年孩子的守護神,同時也賜予少女靈巧的雙手。所以,七夕夜人們聚在七娘亭前,少女祈求心靈手巧,孩子祈求健康成長。
鄭子端說,傳統中,閩臺兩地的許多地方都會在七夕節這天用彩紙彩綢搭建彩色的“七娘亭”,用以祭拜“七娘媽”。
夜色下,活動現場,一群身著漢服的少女在七娘亭前列隊,展現了傳統的七夕祭星乞巧習俗,以傳統的三獻祭祀禮儀向織女星表達心中的愿望,祈求自己心靈手巧、覓得美好佳緣。
“七娘亭”習俗的展示環節中,只見由數位少年身著狀元服,頭戴狀元帽,依次穿過七娘亭下。隨后,參加活動的眾多市民也依次穿過,象征為自己祈求幸福和平安。
“80后”母親趙斯佳當晚原本是帶9歲的兒子來逛古街,恰巧遇到這里舉行傳統七夕民俗活動,被深深吸引。她說,這種活動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小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扎根。
當晚,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天后宮也舉行七夕重要習俗——祭魁星儀式。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天后宮道長楊大翔說,相傳古時七夕女子拜織女星乞巧,男子則拜魁星以祈求自己文采斐然、才華橫溢。
最后,“針橋賽巧”、“浮針驗巧”、“莫離引線”等許多賽巧互動游戲,吸引眾人參與體驗,把活動帶向高潮。
福建漢服天下會長鄭煒說,今夜在此再現閩臺七夕節共同傳統習俗,是希望能將閩臺兩地共同傳承的傳統節日習俗文化更好地傳播開來。“在歡樂的節日氣氛中增進民眾對閩臺共有文化傳統的了解,把這些優秀的文化傳統傳承好、發揚好,真正融入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