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天,是陸秀夫抱著南宋幼主蹈海殉國的日子,讓記者訝異的是,這樣規模的祭祀活動,竟然是一位21歲大三男生朱軍,一手策劃、組織、主持,并得到了鹽城師范學院、中國海鹽博物館等方面的支持。
這次活動的前一天,整天都在忙。中午進行了一次祭禮排練,排練的時候還進行了攝像。排練結束后,幾位骨干社員留下來,大家一起看錄像,找問題,看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下午的時候有課的上課,沒課的把笏板、酒爵、蒲團、旗桿等道具打包。忙了一下午,他沒有時間吃飯,晚上7點鐘再次進行彩排,幾位骨干的晚飯是在排練間隙坐在地上吃的。
師范學院新聞系大一學生夏思琪認為,朱軍這位學長,很有才學,也很有組織能力,對傳統文化有一些研究。他做事極認真,許多同學很佩服他。這次活動,上下都是他組織,他像導演一樣,一遍遍指導大家演練。小夏說,她是湖北人,從朱軍那里學到了不少傳統文化的東西,陸秀夫的故事,也是他講給她聽才知道的。
表演、誦讀經典國學100余場次
“我們曾經排練過一個節目——《勸學》,一開始自我感覺不是很滿意,但是我們沒有想到演出后會有那么大的反響,到現在大大小小的場合已經演出了9遍,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次亮相——在‘鹽城市國學經典誦讀大賽’中拿了第一名。”他說。
朱軍介紹,他的漢服社在很多地方表演過,在鹽城大小舞臺進行漢服表演、誦讀經典國學有100多場次,還去南京參加過交流活動,還到外地參加過幾次比較盛大的活動,像“浙江西塘漢服文化周”,它是國際性漢文化社團交流會,當時收到了邀請函,并且獲得了榮譽證書。
這次的陸公祠祭祀活動上,他們成立了志愿小隊——“明德”傳統文化志愿者服務隊,學院領導給他們授旗。這是一個經學院批準的社會志愿服務團體,正常做傳統文化方面的志愿推廣。
剛到鹽城讀大學時,朱軍發現鹽城本地的陸公祠被一部分人忽視了,即便提到,也只聞其名而不知其文化底蘊,于是,他找到陸公祠負責人,說打算在這里舉辦祭禮,宣傳陸公祠、宣傳陸秀夫這位鹽城籍的民族英雄,負責人很爽快地答應了,并且得到中國海鹽博物館的支持。
朱軍說,以后每年都會在陸秀夫殉難這一天,在陸公祠舉行祭祀活動,他大學畢業后如果離開鹽城,還會交給學弟學妹繼續下去,他自己也會將宣傳、繼承傳統文化帶到將來工作、生活的地方去,并不斷向更遠、更廣地方推廣。
中國海鹽博物館開放部主任、陸公祠管理處主任、副研究員夏春暉認為,在陸秀夫殉國日,以傳統的方式,青年大學生舉行祭典活動,讓更多社會青少年接觸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宣傳愛國主義,弘揚民族精神,他們都表示支持。
鹽城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長李健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朱軍與他的同學們祭祀民族英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這類活動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