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古畫、古詩、史料帶我們探探楊貴妃的衣帽間她愛穿黃裙、喜男裝、真露胸了
范冰冰是要承包唐朝美人的節奏啊,繼《武媚娘傳奇》的服飾引發爭議后,目前,《王朝的女人·楊貴妃》正在熱映,曾引起嘩然的馬震被剪了,又有人“挑刺”楊貴妃的服飾了。
揚州漢服設計師梁煜婕發帖稱:“范冰冰的楊貴妃造型,實在沒有看出哪一點是唐代的,造型有漢代的加了一 頭冠,還有現代版古裝丫鬟造型隨便混搭。服飾上更是一片混亂,除了露胸,所有配色屬于明清風格加現代元素。其實不反對拍現代古裝劇,但是如果牽涉到人物傳記的,還是要尊重一下歷史。”
那么,歷史上的楊貴妃應該是什么樣子呢?從古代繪畫、詩詞、史料上尋找的蛛絲馬跡看,或許,她是個喜歡穿黃色裙子,經常戴假發,皮膚白皙,頭發烏黑,畫黑色的柳葉眉,桃花妝的豐腴女子,而且因為胖,她確實露胸了。
楊貴妃露胸了嗎?
露了,那是因為胖
楊貴妃露胸了嗎?肯定露了,但是,人家可真的不是故意擠著露出大半,人家露,是因為人家胖。
雖然現在我們無法看到楊貴妃的真實樣貌,但通過武惠妃(唐玄宗的寵妃)墓和李憲(唐玄宗的哥哥)墓的壁畫,我們還是可以窺見楊貴妃時期,宮廷貴婦們的裝束。武惠妃墓石槨線刻畫中的侍女,面如滿月,體態豐腴,酥胸外露,是典型的盛唐美女“肌勝于骨”的豐肥特征。但這些女俑和壁畫形象中的露胸,無一不是肌肉線條的自然展露,并不刻意表現乳溝,或者以簡單兩筆描繪出乳溝,絕對是單純地客觀描繪,比如在西安西郊陜棉十廠壁畫中,就出現了一位被畫師勾畫出明顯乳溝的男性。武惠妃墓中的侍女,雖然也露胸,但留給人們的印象,更多的是健康豐碩,而非性感。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國剛也表示,傳世的或者壁畫中的唐代仕女,其裝束很類似今日韓國或者日本傳統服飾的裝束。當然,在風月場上,可另當別論了。即使是傳世的五代《韓熙載夜宴圖》,表現的男女接觸都比較隨便,韓熙載本人甚至袒腹而坐,但是女性的裝束則依然合規正常。而且唐朝人描述女性之美,大多沿襲詩經以來的傳統,典型的如白居易“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或者贊美眼睛,或者贊美皮膚,或者贊美頭發,很少露骨地描寫胸部。
楊貴妃喜歡什么顏色?
“楊妃裙”曾借代黃色
“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絲”、“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顏色絢麗,紅、紫、黃、綠爭艷斗妍,尤以紅裙為佼佼者。雖然盛唐時期,已經遍地榴花染舞裙了,但不代表真實的楊貴妃也如電影中總是穿白色和紅色。
也許是受陰陽五行說的影響,其實,楊貴妃最愛穿的乃是曳地黃色長裙。黃色原來屬于庶人服色,在盛唐時期才開始在宮中流行。《新唐書》里記載,“楊貴妃常以假鬢為首飾,而好服黃裙。近服妖也。時人為之語曰:‘義髻拋河里,黃裙逐水流。’”據說,這種黃色長裙是用名貴的郁金香染成的,色澤極為鮮明艷麗,而且散發出花香。楊貴妃喜愛黃裙的實情在后世已經形成了一種典故,“楊妃裙”成為黃色的代名詞,后人的詩歌中還曾經以“楊妃裙”指代黃色的菊花,宋人史鑄在《百菊集譜》中記載:“楊妃只有黃裙在,且問風霜留得無? 所謂楊妃裙,蓋菊名也。
楊貴妃還愛男裝?
是的,當時很流行
女著男裝在中國長期的古代社會中是極為罕見的,《禮記·內則》早就規定:“男女不通衣服。”女子著男裝被視為不守婦道,視為妖服,而唐代是古代社會的上升期,強盛的國力,先進的文化,為人們追求生活享受創造了條件。
從史料來看,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的女子,穿著男裝也很流行。胡服也為唐代婦女所喜愛,胡服比較緊身,袖口比較窄,行動起來身手方便,這種服裝從宮廷流行到整個社會。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絹花殘片中,有一初唐仕女,身著翻領胡服,面目豐腴,額描花鈿,發髻高聳。
據說唐代婦女愛男裝的始作俑者便是楊貴妃的婆婆武惠妃。《新唐書》中也有記載,唐玄宗在溫泉時,曾經送給楊貴妃一件“金烏錦袍”,“金烏”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日中之鳥,是陽性的象征,無疑是一件名貴的男式袍衫。楊貴妃應該既有大袖,也有半袖,亦有“背子”和胡服。
唐朝的道姑裝是怎么樣的呢?如電影中范冰冰版的嗎?武元衡的《贈道者》里說“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妝入夢來,若到越溪逢越女,紅蓮池里白蓮開。”一身白衣淡掃蛾眉的道姑,卓然而立;李白的《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里“吳江女道士,頭戴蓮花巾。霓衣不濕雨,特異陽臺云。”可見,頭巾如蓮花,衣裳如彩虹,入道不需剃發,服裝也很漂亮。
楊貴妃的妝容什么樣?
金步搖,柳葉眉,桃花妝
讓一些史學愛好者不能忍的,還有電影中楊貴妃的配飾和道具。電影中的楊貴妃在很多時候都梳著漢代女子的發式。還能經常看到飄逸的長發在空中飛揚,可是,這真的不是楊貴妃的發式和頭飾啊!
《虢國夫人游春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三款唐代女子發型,垂鬟髻、倭墮髻和云髻,楊貴妃還常以假發為飾品。 “云鬢花顏金步搖”“翠翹金雀玉搔頭”,白居易的《長恨歌》寫出了楊貴妃的頭飾,也讓金步搖這種始于春秋、盛于漢唐的飾品為人所熟知。在唐代,不僅女人對步搖情有獨鐘,男人亦為步搖微顫而悸動,似乎美人配步搖才有傾國傾城的情致與風韻。詩人們更是熱衷于用步搖花來盡情書寫女性的妖美與柔情。查《全唐詩》,共有十七首詩直接出現“步搖”之名,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的詩名將步搖花寓于其中,字里行間搖曳著萬種風情。
唐婦女多為青黛色的眉,李白亦有詩“玉面耶溪女,青蛾紅粉妝。”不過這一流行元素被楊貴妃打破了,楊貴妃喜歡畫黑色的眉毛,得寵后,眾人爭著畫黑眉,徐凝的“六宮爭畫黑煙眉”正是描寫了這種情景。而著名的《長恨歌》在此顏色的基礎上更是為我們道出了楊貴妃的眉形“芙蓉如面柳如眉”(“柳如眉”字面意思就是眉毛像柳葉一樣)。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上記載“貴妃每至夏日……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可以看出楊氏的妝容為桃紅色,有可能是“桃花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