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服種類繁多。據介紹,如果從服裝的制式上看,主要有“衣裳”制(即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通裁”制(身衣貫通的袍服,腰間無縫連)等類型。“‘衣裳’一詞,其實就是從漢代流傳下來的。‘衣’指上衣,‘裳’則由古...
不知不覺間,漢服熱開始在人們身邊悄然興起,很多人開始喜歡上漢服,迷戀上漢服透露出來的古樸氣息,愛戀上漢服傳遞出的精神文化,著迷于漢服帶來的婉約風姿和儒雅氣質……其實,漢服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你愿意了解它,它就在那里,觸手可及。
“深衣”最具傳統文化內涵
深衣就是直筒式的長衫。在制作時,把上衣和下裳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其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穿著時能擁蔽全身,將人體掩蔽嚴實的緣故。《五經正義》中認為:“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賈蓓敏表示,深衣的每一部分都有極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諧音即為“深衣”。“比如在制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縫合,成為整件長衣,以示尊祖承古。”
現場一位漢服愛好者指著自己身上穿的漢服,向記者介紹道:在中國傳統中,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根寬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擺平齊,象征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征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