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過歷史的春夏秋冬,依然傲然的屹立于世。
漢服,體現著中國的錦繡中華,
歷經朝代的更替,走過歷史的春夏秋冬,
依然傲然的屹立于世。
錦衣繡襖,靚妝艷服,是它;
緩帶輕裘,衣香鬢影,是它;
天機云錦,衣袂飄飛,是它;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你可曾見過身穿漢服的那位玉女
舉手投足之間
盡顯漢服的典雅、飄逸或靈動
那端莊的曲裾
樸素的直裾
俏皮的襦裙
每一種改良
都曾風光過
驚艷了時光
溫暖了佳人
三百年前清易明, 控民心。
疾心痛首舍漢衣,生雖從之死不從。 三百年后國漸盛,五十六族共歡慶。 各族服飾相斗艷,唯漢不識祖宗衣。
多少年了,它像一個被世人拋棄的孩子,孤獨的存在歷史的回憶中,
在那里,它是被人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享盡“榮華富貴”,
不識人間疾苦、歷史波濤,
深藏于歲月的塵埃之下,靜守流年。
什么時候,
它不再擁有漢人的寵愛,
只是承受著韓服、cosplay這樣的誤解;
什么時候,
它不再是大街小巷的常見衣裳,
只是偶遇漢服、便得閃光燈的奇裝異服。
盡管它在日漸興盛,
但還是承受著別人異樣的目光。
多年的斷流,
人們早已不識得漢服的模樣。
但如若見過漢服,
便再也無法忘記它的容顏。
所以,有這么一群人,她們比大多數人先遇見漢服
比如徐嬌,作為公眾人物,她曾身體力行推廣漢服
再說,當小時,曾發起“帶著漢服去旅行”
在流失的中國文化中,
依然有很多喜歡傳統文化、致力于復興漢服的人群。
漢服在日漸興盛,人們在日漸長大,
走著自己的軌道,也許不經意的一個轉彎,
便遇到,原來你也在這。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廣袖飄飄,今在何方?
始終踐行
有一天
華夏兒女
著漢服
驚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