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呈現出來的面貌不僅僅只是時尚潮流感的款式
我們在提倡“現代漢服”這一概念時,不少人開始嗷嗷叫:你們這是要摒棄、反對復原款了嗎?那些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做古代文物研究的,他們的努力就白費了嗎?什么叫“現代漢服”?聽起來就像是要去改改改,改得面目全非,把傳統丟得一干二凈!
當然不是這樣。很多時候,不能光看名字,光憑印象,就開始下結論。我們所說的“現代”,根本就不是網上流傳的時尚化“改良”、西化,而是指現代性;我們所說的“現代漢服”,是指經過現代化之后的漢服,它呈現出來的面貌不僅僅只是時尚潮流感的款式,還包括了復原款。這里的復原款,除了外形展現出來的復原風,也包括依照文物文獻,從結構到工藝都進行一比一復制的服飾。現代漢服,就是具備現代性,兼顧傳統工藝和現代生產的漢民族民族服飾。
什么叫現代性
簡單地說,現代性的本質是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工業化社會大分工、大生產,是幾百年來形成的、工業革命之后的社會生產生活方式。
現代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我們中國就是要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工業、農業、軍事、科技、經濟……各個方面都在追求現代化。同樣,我們的傳統文化也必須要經過現代化改造,才能順應歷史潮流,重新振興起來。
這里有一個誤區一定要指出來——現代化絕不等于西方化。西方的服飾也是經歷了現代化之后,才成為了今天的形象。西方服飾也分古代和現代,古代的歐洲服飾非常繁瑣,非常夸張,任何一本世界服飾史都會告訴你真相。之所以西方服飾現在成為了現代服飾的主流,是因為西方率先工業革命,憑借堅船利炮殖民全球,文化自然也成為了強勢文化,最先演進為現代服飾。西服先現代化不等于它天然就應該是現代服飾的標準,更不意味著它就是現代服飾的最終形態。
非西方世界的服飾,也在退出主流生活之后,經歷了一個現代化改造的過程,有的成功了,比如 ”,是深衣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朱子深衣的文獻考據是朱熹做的,而且是三分靠文獻七分靠腦洞的“考據”;生產制作是朱子召集家里人或裁縫制作的;使用場景是他的學生門徒,目的是承載和傳播他的學說義理,并非是想成為服飾史大咖,也不是為了賣衣服賺錢。
對比今天的“復原款漢服”,商家們研發的學科基礎是現代考古學、現代文物學和現代歷史學,而面料織造、電腦制版、生產工藝到倉儲保管,哪一個不是現代工業的支持?從網紅直播、走秀宣傳、包裝運輸、價格工期到售后服務,哪一個環節不是現代商業的運作模式?從設計的初衷到消費者的使用場景,處處落腳點都在現代生活的需求上,博物館展示、商業演出、影視劇道具、寫真拍攝……哪一樣不是現代人的實際需求?現代人追求的是消費主義背景下的美麗和個性。這些細節環環相扣,分工細密,不可能哪個商家能夠做到全部掌控。
即便是最為嚴格和嚴謹的國家隊,他們做的復原的長沙馬王堆素紗襌衣,從養蠶的蠶種開始,涉及到蠶桑專業甚至生物專業的知識,但這本身就是一種現代科學研究,目的是為了探索歷史真實和客觀規律,從頭到腳都是按照現代學科的理論來進行的。這種復原的每一個環節其分工都極為精細的明確的,不同團隊負責不同的細節,沒有可能誰一統到底,包干所有環節。
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現代化的產物,然后你告訴我,你做的是跟“現代”對立的“傳統服飾”???
最后,現代化的意義在于,一切文化行為,都是按照現代社會的邏輯在運行,為現代人服務。古代的漢服是為古代人服務的,就像朱熹做的朱子深衣,是為他的復興儒學、推廣理學的目的而制造出來的;古代漢服發展了那么久,留下了很多歷史資料和痕跡,那么現代漢服就要在古代漢服的基礎上,用現代的手段去發展,為現代人服務,在現實生活中活態化存在。
我們今天看到的文物,是古代漢服的鳳毛麟角,相當于是原來龐大體系的一些碎片。我們現在是基于這些碎片上承載的信息進行反推。反推有兩個方向的路徑,一個是根據碎片信息進行歷史真實的考據,對線索進行破案式的拼接和證實,基于每個碎片,考據和推測出碎片關聯的信息;另一個則是基于碎片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