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文化并不會造成圈子,真正需要依賴圈子生存的,民用漢服的對立面——道具漢服01很久以前,我寫過《漢服欲破“只是因為漢服的林子變大了。
這篇寫給圈外,也寫給圈內,
更寫給已經真正破圈和正在努力破圈的人。
其實文化并不會造成圈子,
真正需要依賴圈子生存的,
只有道具。
民用漢服的對立面——道具漢服
01
很久以前,我寫過《漢服欲破“圈” 宣傳須重“用”》。
最近給了這“用“一個名字:《民用漢服 應該擁有姓名!》。
不少人調侃是不是還有軍用、醫(yī)用、工用、商用之類。
實際上,制造一個新的概念,只是因為漢服的林子變大了,什么鳥都有了,最初想要的那只鳥反而淹沒下去,于是給這只鳥棲息的那幾棵樹,在林子里立個標牌,以便告訴不知情的人們,這林子里不全是路過的鳥,還有真正在此長期繁衍的鳥。
民用漢服,它也可以叫實用漢服、現(xiàn)代漢服、生活漢服等等等,我非要用最土的“民用”二字,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它的對立面百分百不愿意跟它混淆。
十年前,漢服不想和影樓混淆,在形制上狠下功夫,把它們踢出漢服范圍了事。
十年后,又有了不想混淆的存在,發(fā)現(xiàn)形制上并無大錯,卻同樣很想劃清界限。
這個對立面,就包括所謂的“仙女服”,但又遠遠不止,所以為了更全面地涵蓋所指,我們再來造一個新的名詞:
“道具漢服”
道具有美丑 印象皆無用
02
故名思議,道具漢服就是用作攝影道具、舞臺道具、熒屏道具、展覽道具、研究道具、藝術道具等等目的之下的漢服。
它們的質量有著天壤之別!
精致的可以讓人心動不已,堪稱匠工;
粗劣的可以讓人噴飯不止,堪比垃圾。
從用心的程度上來講,前者絕對不愿意也不應該和后者混為一談。
但從漢服的公眾印象上來講,它們都有傳播了一種共同的意識:
漢服無用。
匠工或者奸商的區(qū)別,只在于生產的道具是美還是丑,是極其美好,還是極其丑俗。
終歸,還是會被認定為道具一樣的存在。
所以為什么要那么強調“用“,而且是”民用“?
因為民族服飾不深切關懷普遍族民之用,就等同于沒有生命和感情的道具。
形制——絕對不是萬能的界線
03
民用漢服&道具漢服
不要試圖在形制上把這兩個對立的概念
劃出清晰的、獨立的兩個圓圈
因為它們的界線取決于人的目的
而不是它們自己!
人清醒的時候,很清楚自己要什么,這個界線就是很清楚的;
人裝睡的時候,回避自己的真實想法,這個界線自然沒辦法清楚。
所以為什么,嘔心瀝血研究形制,希望清楚地區(qū)分漢服,漢服還是變成了一鍋粥。外界群眾也始終不接受形制區(qū)分法則,只喜歡一鍋端。
因為外形只是民族服飾發(fā)展的表層結果,不是要害。
試著回想,當初漢服的消亡,是外形的取締么?還是“用“的剝奪?
有些道具——肉眼可辨 無需區(qū)分
04
買過它們的,請勇敢地告訴自己:
這些是漢服么?
當然是!
但是除了當?shù)谰哌€能干嘛?
(以下圖片隨機某寶)
同為漢服 不同反應
05
有沒有誰說過
“復興傳統(tǒng)文化”應該復興歷史上所有的文化?
同樣!
有沒有誰說過
“漢服復興運動”應該復興歷史上所有的漢服?
應該?不應該?取決于什么?
是顏值?還是價值?
只能為少數(shù)人的偶爾樂趣服務的高顏值道具們,在十幾億人口的社會生活里,價值幾何?竟值得為此掀起一場瘋狂的草根運動來改變歷史為它爭取一席之地?
你身邊討厭漢服的人、不認可漢服的人
現(xiàn)在可以問他們一下了
讓他們產生過反感、抵觸、惡心、無語、回避等等反應的漢服,究竟是不是所有的漢服?如果不是,那不想待見的究竟是哪一類?
曾經以為給予漢服的贊美
不過是對奇裝異服也有的包容
06
漢服的林子,本來是為了一只鳥栽種的,后來四面八方的鳥兒都喜歡從這路過,五顏六色啊,人們盛情贊美,無論有沒有看見那只鳥,都會同樣的贊美。
但那只鳥以為人們是贊美它,別的鳥也以為人們主要是贊美它。
很多很多人,有一天會突然察覺,曾經以為路人給予漢服的贊美、認同和支持,其實是給予“古裝”的,或者轉頭就會同樣給予cos、洛麗塔、JK等等。
為什么最近清代也可以成為漢服圈的潮流?
道具嘛!
道具為什么要帶感情去分辨?
永遠別指望,穿著道具宣傳文化,大多數(shù)人都能把道具理解成文化,而不是把文化理解成道具。
愿美好的更加美好,粗劣的少點散漫,而普遍有用的更廣為人知、更精益求精。
美美與共,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