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外發現一大類誤會根源的歸納:『漢服分朝代是什么用』 網言:『形制,不就是用來區分朝代,哪個朝代的衣服長什么樣嗎?普通人又不是專業者,用不著做區分吧,那么多朝代的那么復雜,為了知道漢服的事,詳細區分了解到那地步多麻煩.』『形制不形制的,...
意外發現一大類誤會根源的歸納:『漢服分朝代是什么用』
網言:
『形制,不就是用來區分朝代,哪個朝代的衣服長什么樣嗎?普通人又不是專業者,用不著做區分吧,那么多朝代的那么復雜,為了知道漢服的事,詳細區分了解到那地步多麻煩.』
『形制不形制的,不是專門去搞哪個朝代重現的人,就用不著區分吧?因為普通人不想專門去了解朝代.』
『--形制不就是這么個作用嗎?區分朝代間的差異.』
.
新回應思路:
1,不對.形制的作用,是區分朝代「基于大致相同來源一致性」的差異,而不是區分差異.
漢服形制與形制有差別沒錯,但雖然是能講變化,前提卻是「在延續了有什么基礎之上,再談變化」,而不是只講變化.
形制延續了什么相同相通的基礎,才是談漢服形制的主體,才是漢服變化的有效來源.
而變化差異,只是旁枝末節的結果.
就算每朝代發展出「相異」部分,卻更主要關注的是「相同而相承」的部分,--關注的是所以能變化,所來源的基礎,而不是不關注基礎就去憑空講變化去了.
.
2,所以說,不是「為了符合哪個朝代」而講形制哦.
而是「為了符合全部朝代」,「符合換了朝代也有的一致性」而講形制.
在外人看來,漢服的「分朝代意義」是因為「不同朝代的漢服不一樣」,看起來沒錯;
而實際上,縱使朝代之間有差異,但講形制的真正關鍵是「漢服自周朝始,一直未出離的大抵規則性」.
路人容易對"分朝代的意義"完全理解反了.
--更要命的是,這邊說的意思和那邊說的意思卻亂似接近,看起來好像不"驢唇不對馬嘴",好像沒問題,好像說的是一回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所以基于上述這么一個根本基礎問題上,基于一個模糊誤會,往各方向錯誤延伸,產生了"沒必要具體了解朝代差異,只有專門去扮作那朝的用途上才需要"、"每個朝代和每個朝代不一樣、干嘛保持古代的"、"以前的也是改,所以現代的也應該隨便改"、....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路人誤會.全都基于對"分朝代的意義"完全理解反了.
.
3,說『漢服形制與形制之間有差異』,不算說錯,但卻會把旁枝末節的部分給說成主體了--把有差異的部分,說的好像是主體了,倒還不算什么;
真正糟糕的是:把差異說成「斷裂的、隨便憑空出現的了」,誤說的脫離于相承性了,說成純粹為了求差異而求差異,可以憑空無規則的求差異了.
所以其實該說『漢服形制與形制之間有一致的大致走向規則』,而在大致走向上才有變化
(只不過這個大致走向,現今還沒完全復原歸總出來,因為那個大致規則主要是基于「禮法內涵」的,而不那么容易翻譯成西方式的"量化樣式與尺寸".沒完全復原歸總出來,沒「提煉」出來,但不等于那個大致走向就不存在了.其實從已經復原的里面已經可以大致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