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隱龍十分熱愛傳統文化,平常也會穿著大褂、頭戴禮帽穿梭在大街小巷;吃飯之前,他會行禮節(jié);打招呼時,他會作揖 他成了周圍人眼中的“瘋子”。
在江蘇南通,29歲的陳隱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是一家漢服社的創(chuàng)辦者,各種漢服禮儀活動上幾乎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圖/文 黃哲)
陳隱龍十分熱愛傳統文化,平常也會穿著大褂、頭戴禮帽穿梭在大街小巷;吃飯之前,他會行禮節(jié);打招呼時,他會作揖……陳隱龍成了周圍人眼中的“瘋子”。頂著眾多非議,陳隱龍固執(zhí)地堅持了下來。(圖/文 黃哲)
時至今日,回憶曾經走過的路,他滿是感慨,“對待漢服,我就是一個瘋子,我相信瘋子能改變世界。”陳隱龍自小喜愛武俠小說,逐漸對故事中描繪的古裝和禮儀產生了興趣。長大后他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他們在網上大量搜集漢服的歷史資料以及傳統禮儀材料,并不斷研習。(圖/文 黃哲)
2010年,陳隱龍開始籌建漢服社,當時他用身上僅有的4000元積蓄租漢服、買禮器,置辦漢服社的必備用品。為了漢服社的正常運營,有時陳隱龍還不得不打些零工貼補。由于剛起步的漢服社入不敷出,加之陳隱龍為了創(chuàng)業(yè)放棄了穩(wěn)定的教書工作,家人起初并不支持他的想法。(圖/文 黃哲)
2011年,陳隱龍受社區(qū)之邀舉辦講座等活動,獲得了一些勞酬,他購進了第一批屬于自己的漢服。于是,他想將自己的愛好當成工作,將漢服社當成一項事業(yè)來做。(圖/文 黃哲)
如今,陳隱龍的漢服社越做越大,目前已有成員1071人,業(yè)務范圍也從之前的漢服租賃、講座、禮儀活動,發(fā)展到漢服婚禮儀式執(zhí)行、孝道文化宴席、漢服攝影等多個領域,也開始與學校合作提供特色課程。陳隱龍目前住在南通一老新村內,他說以后想在市里買一個大一些的房子,工作室和住所可以放一塊兒。(圖/文 黃哲)
陳隱龍說,現在能夠抱著他收養(yǎng)的流浪貓美美睡一覺是最幸福的事。在節(jié)假日和活動密集期間,陳隱龍每天要連續(xù)工作18個小時,有時甚至好幾天連軸轉,不得休息,但逐漸他的名氣也從南通擴展到了安徽、浙江等外省城市。(圖/文 黃哲)
過去漢服社的成員總是義務參加活動,現在陳隱龍采用按勞計酬的方式為他們開工資。目前,在全國大多數漢服社成員參加活動需繳納報名費的情況下,陳隱龍的這一做法并不多見,因此他的漢服社成員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圖/文 黃哲)
陳隱龍在拍攝社員排練過程中打了個哈欠,連續(xù)的排演讓他很疲憊。(圖/文 黃哲)
排練間隙,陳隱龍上網為活動補購服裝。(圖/文 黃哲)
在回家的路上,陳隱龍在揣摩第二天演出的動作。(圖/文 黃哲)
看到陳隱龍的堅持,家人也慢慢開始支持他的事業(yè),現在母親也成為了他的得力助手。母親在南通經營著一家診所,工作之余會抽出時間幫助陳隱龍打理漢服社的日常事務,也幫他做一些清洗、整理漢服道具等雜事。(圖/文 黃哲)
在一場漢服 活動前,陳隱龍給一位成員粘花鈿。每每有人來向陳隱龍租漢服,他不單會把衣服、禮器妥帖地交到客人手中,更會貼心地問上一句:“您知道這些衣服該怎么穿嗎?”他會耐心地向客人穿衣搭配和作揖行禮的注意點,甚至手把手地指導客人,不厭其煩。(圖/文 黃哲)
活動正式開始前,陳隱龍給成員示意動作的規(guī)范。(圖/文 黃哲)
在一次漢服成人禮彩排中,陳隱龍和一位漢服社成員為人員的站位產生分歧。(圖/文 黃哲)
陳隱龍在主持漢服成人禮活動。(圖/文 黃哲)
陳隱龍在漢服成人禮上“采水”,為儀式的展開做準備。(圖/文 黃哲)
陳隱龍說,今后他想繼續(xù)向上海、南京等地的漢服社學習,把桃塢漢服社做成一個文化品牌,將傳統文化融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歡傳統文化。(圖/文 黃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