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以來。漢服活動,都被現實中的人們,賦于了排滿,打擊少數民族的宗旨。剛才看了我寫的《橄果山主人書》中的留言。亦有此論。
多年以來。漢服活動,都被現實中的人們,賦于了排滿,打擊少數民族的宗旨。剛才看了我寫的《橄果山主人書》中的留言。亦有此論。
所以,我得在這里開新貼重申一點。興漢,不打擊 不排斥少數民族。
那么為什么,那么多人,都理直氣壯的,批評我們的思想是排它性的呢?為什么都愛堅定的肯定的語氣,來批評我們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觀的呢?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的無知。什么無知,不是說他們不會電腦,不會上網,不會數理化。不是。不是這一些。而是說他們對歷史,對文化的無知。這一個現狀,估計不用我去證明了,愛關心社會的人,都應該知道。當今社會拜金主義流行,學術造假成風,大學生素質下降……。
第二點,今天人們的知識選擇面,有限,無法對比,無法甄別。僅有的歷史教科書,其實屬于政治類書。僅有的電視電影,卻是穿越風,本故事純屬虛構。僅有的網絡,幾乎是一言堂,大局域網。……
就在這樣的,大局域網中,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很多人,會在他有“成績”之時,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自負。然而人們的知識,還是無法超越,這一個大局域網之中。所以,在面對世上“異類”的復興漢服活動。他們便很理直氣壯,很堅定。
比如,我在成都博物館,一個中年女性,從她的言語來看,估計是一個老師。她就是一直帶質問的口吻和我同伴“交流”。她就是把我們放在分lie民族的立場上去看待的。他們幾番話之后,我就沒有去忍了,我就質問她。你憑什么就認為我們是破壞民族關系?她又問,你為什么突出漢族,要穿漢服?我質問她,我是漢族人,我說出來,穿出來。就破壞民族?她說她沒這意思。然后我出口一句“那你說那么多,做什么?”
這話是得罪人的,但不是我本意。我本意是“那你問這么多這類問題做什么”。沒想到一出口就這樣得罪人。她不和我說了,說不好意思。我說沒事。就這樣結束了。說這一個故事,并非表現的“得罪”人的本事。而是想說明,這一類,不去了解,就斷定他人思想的人。是多么的無知與可恥。這故事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她的女兒,問她和她老公,為什么博物館,不可以開閃光燈。她女兒又問媽媽,又問爸爸。他倆無法回答。只說是規定。當其時,我在旁,告訴她。因為閃光燈,對文物有損害。他一家三口,以及身邊的游客,齊望著我。搞到我真不好意思。哈哈(在此意淫一下,這就可能使他們不敢問我,而一直質問我同伴的原因。)
反對者們,一定要用心去了解。然后用事實說話。這樣才能有說服力。不論你反對什么,都要拿出反對的理由。不然,為反對而反對,只會讓世人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