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穿漢服上街還是很久之前,我還在國內,我那老學究外公直搖頭:“你這孩子怎么穿韓國人的衣服?”家里人說,別穿了,大家都拿你當怪人看。然后我倔脾氣就上來了,心想反正我臉皮厚,不怕別人怎么看我。
第一次穿漢服上街還是很久之前,我還在國內,我那老學究外公直搖頭:“你這孩子怎么穿韓國人的衣服?”
家里人說,別穿了,大家都拿你當怪人看。
然后我倔脾氣就上來了,心想反正我臉皮厚,不怕別人怎么看我。
▼
后來最深印象的一次漢服經歷,已經是5年后的悉尼大學畢業禮。
2016年,我穿著明制 一上臺老校長就暗戳戳地在我旁邊說:你衣服好漂亮啊,一會兒可以找你拍照嗎?
我當時愣了至少三秒,后來看錄像回放,我都快被自己樂死了。那一瞬間真的是民族自豪感爆滿。
但真正讓我經常穿漢服上街,是從我當上“外賣小哥”開始。
/ 漢服那么小眾,還要在別人地盤搞?/
我一開始的方向是在悉尼開一家漢服主題的小面館,為此家里快把我給罵死了。他們認為漢服本來就小眾,我竟然還要跑到別人的地盤上去搞。
但是我這個想法其實老早就有了,可能是從小讀《紅樓夢》和武俠小說,所以一直對古人的生活抱有無限的遐想。
青樓黛瓦,紅磚白墻,山水一色,煙雨朦朧。綰著發髻頭戴珠花的少女廣袖盈盈,巧笑倩兮,給你斟上一壺桂花甜酒,再端上一盤玲瓏剔透的玫瑰糖蒸酥酪。
再者,也一直幻想金庸古龍筆下的快意江湖,想象著自己是行走江湖多年的俠客,尋上一家酒肆,紅燈籠照著迷途的浪子心,酒幡飛舞。
風情萬種的老板娘為你滿上上好的米酒,讓店小二給你切上半斤勁道的醬牛肉,再來碗熱氣翻騰辣子嫣然的湯面,從舌尖暖到心窩。
為了這個想法,我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做市場調查,洋洋灑灑寫了近2萬字的企劃書,蹲點尋找合適的鋪面,設計裝修風格,甚至連工作服都定制了。
到最后,我們全家都被我這種精神打動了,決定放手讓我試一下。
/ 沒錯,每個環節都在出錯 /
廚師嫌澳洲太遠撂手不干。看上的店面全部被人搶先。所有的事都在打臉,都在告訴我太天真了。
最可怕的是,我被困澳洲了。
工作簽遲遲不下,在此期間,不能工作,想回國親自學也不能出境。
當時真的很絕望,一起畢業的所有的同學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就我是名無業游民。最慘淡的時候,我甚至做起了代購。
這樣的日子折磨了我很久,本來就閑不下來,現在更是要被這種無聊的日子逼瘋掉。我實在沒有辦法,在家搗鼓起了中式糕點。
從零開始自學,揉面、和面、做造型。每天做不一樣的糕點甜品,晚上等朋友們下班后品嘗。從小就怕燙怕火的我硬是練出了“鐵砂掌”。
直到他們跟我說了一句話,你快搞一家糕點店吧,這手藝,差不多到火候了。這才有了我自己的工作室。
最開始時,從客服、廚師、送貨小哥,沒錯,就我一個人。
穿著漢服送糕點,成了一大特色。幾乎每個客人都會拍照上傳朋友圈。走在悉尼大街上,回頭率百分之百。
其實在國外穿漢服是件很好玩的事,因為大家還是挺友好的,我遇見過很多人,主動要求合影留戀,并真誠地告訴我:“衣服太美了!”
/ 為了不想被當作日本人,差點破產/
我穿著漢服走在悉尼街頭,最大的困擾,便是被80%的路人當作日本人。
常常跟身邊的人擦肩而過時,便會聽到竊竊私語:“Japanese kimono!”
最好笑的是,有一次在Central火車站下車,我后面一直跟著三個中國男生,他們大聲地議論道:“我跟你打賭前面那個肯定是韓國的!”另一個說:“不不不,是日本的!”“你猜我們說的話她聽不聽得懂?”“不可能吧,哈哈哈哈哈!”
我在前面走著真的很尷尬,特別想轉過頭跟他們說一句:看清楚了,姐是中國人。
最后還是忍住了。心塞塞.......
于是,我們在悉尼歌劇院、唐人街等繁華地段隨機采訪了100來個不同膚色不同性別的路人,讓他們猜猜我這身衣服是哪個國家的。
這是我們做的視頻渣畫質截圖,將就看啦
▼
只能說日本的文化在國外的認知度真的杠杠的......
當時就想說,要怎么樣才能扭轉他們的印象。
所以我又干了一件特別不靠譜的事,發起了“尋找悉尼漢服大使”大型公益比賽。
歷時三個月,聯合另外三家主辦方Rolling Monster、悉尼漢服同袍會和安妮緣份慈善基金會,歷經海選、初賽、復賽和總決賽。總參與人數超過1000人,總決賽在悉尼市政廳,觀眾1200人。
個中滋味在此不予言表。反正就是,因為搞太大了,我們差點破產了......
好在結果是不錯的。
/ 質疑、批評、詆毀,都不是最可怕的 /
這一年,漢服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穿著漢服射箭,穿著漢服登山,穿著漢服彈古箏,穿著漢服演講......
要說體驗,一開始被人指指點點時還是會害羞會尷尬。而今,卻練就了一身旁若無人的硬功夫。你要看,隨便看。
當然最重要的,是穿著漢服覺得自己特別美。
我曾經也反感別人偷拍我背后議論我,后來一想,我穿漢服,就是讓你拍呀,這樣宣傳力度更大嘛!
記得有次回國,在成都的某號線地鐵上,對面有個小哥拿著手機悄悄拍我,為什么我知道呢?因為他身后就是窗玻璃反射得一清二楚啊!我看到他拍完后,又打開微信,小聲說道:“可惜拍不到正臉。”
然后我朝他笑笑,說:“可以拍正臉。”
小哥反倒不好意思了:“真的嗎?可以拍嗎?”
我說你拍吧,對著鏡頭笑起來。
小哥說,你人真好。
說實話,一路走來,其實中間有受到過質疑、批評、詆毀。我一度曾想放棄,想退圈。
然而,還是一咬牙走到了現在。
因為漢服,又學會了做設計、做簪子、擼發型和美妝,活生生要把自己搞成十項全能。現在我們悉尼的古風生活館已經開業,團隊從1變到13,從一開始的小面館,到糕點店再到現在主題工作室,唯一不變的,還是漢服。
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次機會,能讓你不顧一切地去做一件事?
我想,很多人都沒有。
因為怕。怕輸了就再也翻不了身,怕朋友嘲笑,怕家人失望,怕愛人死心。
我也一樣,我也怕。
可我更怕的是,在日復一日的按部就班中喪失了對生活的激情,在平淡安逸的柴米油鹽里丟掉了夢想的渴求。人生短短幾十年,我怕我年老時躺在搖椅上,黯然神傷,后悔當初為什么沒決心去搏一次。
我怕再不瘋一次,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為何如此執著,只因心中有個夢。
夢里有詩,有酒,有茶,有花。
還有我心中,最美的衣裳。
不忘初心。
聽月,現居悉尼,漢服深度愛好者,發起“尋找悉尼漢服大使”大賽,創辦了古風生活體驗官“聽月小筑”,ID:zcustomise,自稱一條自戀的創業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