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歷史之中,衣冠之重生,從來不是一個輕松的課題。因為衣冠往往是更宏大的復興的先行者,衣冠的沉淪,揭示的是華夏的不再。
歷史之中,衣冠之重生,從來不是一個輕松的課題。因為衣冠往往是更宏大的復興的先行者,衣冠的沉淪,揭示的是華夏的不再。
欲重建華夏,必先重整衣冠;而沒有華夏整體的再造,衣冠也沒有獨立復興的可能——而這正是漢服運動風生水起、如火如荼而又步履維艱的原因。我們要復興的,僅僅是一件漂亮衣服么?
不是,我們穿起這件衣服,是為了以此為起點,再造整個華夏。這正是千千萬萬漢服復興者投身此一事業的初衷。“禮儀之大,章服之美”,是為“華夏”。讓我們耳熟能詳的這句話,是我們時隔360 年之后重建真正的“華夏”概念的精彩啟蒙。
然而這只是一句最華麗的概括,卻不是廣博厚重的“華夏”的全部。華夏,是華夏-漢民族獨立創造的一個完整、系統、深厚、博大的文明體系,是人類文明中獨立的一極。華夏是我們的根脈所在,300 多年來中國的枯萎,正是因為根脈的斷裂。 “華夏”究竟是什么?
—— 是華夏生活方式:華夏衣冠(綜合承載華夏文明的漢服)、華夏食飲(禮俗合宜、衛生優雅的華夏飲食文化)、華夏建筑人居(清雅大度、氣韻生動的漢族建筑藝術)、華夏禮儀(禮儀之邦的禮儀生活與生命禮俗)、華夏歲時節日(農耕民族重天節農時、祈福保健、和諧天人、團圓溫馨的優美的節慶生活);
—— 是華夏藝術與審美:漢語文學、華夏樂舞、華夏美術、華夏戲劇、琴道、棋道、花道、弓道、武學......
—— 是華夏生產經濟與科技技藝:農耕文明傳統、民族科技文化、華夏醫藥......
—— 是華夏制度文明:政治制度與社會治理思想,軍事,華夏教育思想......
—— 是華夏思想與精神:儒、墨、道,諸子百家,華夏道德(超越一家的學術倡導為全民族幾千年傳承的民族氣質、風骨與美德),華夏史觀(對于華夏自身,對于中國歷史的看法)
始自衣冠,達于博遠。我們要復興的,正是厚重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