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服發展如火如荼,對此,一直致力于漢服推廣和研究的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認為,最近幾年的積累,足以在明后年引爆漢服的時尚潮流。在未來,漢服一方面可以發展漢元素式的日常服裝,另一反面,也可以形成成熟的禮服,應用于有儀式感的場合。
漢服發展如火如荼,對此,一直致力于漢服推廣和研究的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認為,最近幾年的積累,足以在明后年引爆漢服的時尚潮流。在未來,漢服一方面可以發展漢元素式的日常服裝,另一反面,也可以形成成熟的禮服,應用于有儀式感的場合。
齊魯晚報:漢服熱有哪些文化背景?
顧曉鳴:目前社會大的文化氛圍是,大家都認為中國應該在各種領域內,都體現國家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古代服裝的形式、紋樣、工藝,慢慢滲透到現有的時裝、現有的理論中去,也會影響到大政方針的制定,因為服裝從社會角度來講,是天下大治的一部分,古代講“衣裳垂而天下治”,現代社會也曾有中山裝,毛主席時代也有特定風格的服裝。因此,在傳統文化復興的大背景下,國家也需要有中華裝、國裝,并且這種意識會越來越強烈,這是第一個大背景。
第二個背景,從時尚角度來講,“創舊”的概念流行,從傳統中去尋找記憶和要素、樣式。中國的服裝是世界性的服裝。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融合了各種少數民族的文化,服飾樣式多元化,這就為創新提供了無窮的寶庫。隨著中國地位的提高,許多設計師會去尋找這些中國特色的元素。
第三個背景,是復興漢服的年輕人,他們已經做得非常大了。這反映出青年人對于發揚民族文化的自覺,這正在形成一代人的自覺。這一代人都會有這種對于民族意識的尋找,穿著民族服裝很光榮。像現在馮小剛、張藝謀等人,喜歡穿立領的衣服,這就是中式元素,以后會有更多人以穿中裝為榮。
文化自信的第二張皮就是服裝,穿衣服是最大的文化廣告。
齊魯晚報:漢服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顧曉鳴:漢服的發展是兩個體系并進。一個是漢服滲透到時裝中去,成為改良衣服的構成元素,并且不斷創新變化。中國傳統衣服有很多優點,如腰圍很松,不緊身,穿著舒服等。二是正式的漢服作為這個時代的一種禮服,如 的推進者,他們身份很高,收入很高,他們穿的衣服就會引領整個白領。這批人一旦穿漢服,后代就會模仿。而如果只為了趕時髦,航空小姐穿漢服,旅館服務員穿漢服,漢服就濫用了,這是危險的,反而會讓漢服變得很低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