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服復興運動,不是復古運動,不是意淫穿越,而是當前社會華夏文化復興運動中的部分,通過漢服同袍復興傳統服飾的方式進而推廣漢民旗傳統文化的種方法。是頂客觀存在的社會活動。
寫在前面:漢服復興運動,不是復古運動,不是意淫穿越,而是當前社會華夏文化復興運動中的部分,通過漢服同袍復興傳統服飾的方式進而推廣漢民旗傳統文化的種方法。是頂客觀存在的社會活動。
我一直想,該怎樣盡我所能為漢服運動添磚加瓦,有睹于近日網上諸多紛爭,想著不如就用所學的一點點社會學知識,略微談談所謂同袍,所謂責任。
另,我專業不是社會學,只是大大類課程學習接觸過,不免有弄斧之嫌,專業人士還請斧正。且貼吧(網絡)人事繁雜,氛圍浮躁,我也不會寫成非常專業的學術論文,言辭達意即可,如有不足歡迎拍磚。
一、【漢服復興運動】
“同袍”一詞在漢服復興運動中被廣泛使用甚至成為種自我標示的符號,于是,在搞懂同袍詞之時,必然需要先了解其產生背景——漢服復興運動。
漢服運動到底是什么,網絡上每天有各種人,捧漢服運動的,反漢服運動的,總有著無緣無故的愛恨, 言不對就互相攻殲,往往是罵到最后還拎不清楚漢服運動到底是什么,他們為何而吵。所以說有些人吵架不是為了初衷,而是為了吵贏。
每個人參與漢服運動的初衷不同,想要達到的目的也不同,怛無論是誰,似乎也沒有資格代表整個漢服運動,所以請別輕易的綁架他,也請別輕易的綁架“同袍”。還有些人,不知漢服這兩個字是怎么戳到他某根神經了,還未了解清楚是怎么目事,就急急忙忙的自己互了個靶子攻擊得特別爽,(比如說這樣的靶子一‘漢服愛好者”要所有人都穿上漢服,不穿就攻擊是反漢。又比如“國服”等等)然后說他攻擊的就是這個社會活動,攻擊的就是這個群體。
聽到這種地圖炮的時候,我覺得我還是蠻無辜的。到底什么是漢服運動,這樣群人,他們到底在做什么,他們到底想做什么?
月曜辛在《漢服》一文中,曾經這樣說過:
“總而言之,狹義上的漢服運動,只走到讓漢民族可以依自己的意愿穿漢服生活這步,且如何生活也是自己的意愿。在這里,漢服確實只是件衣服,只不過代表著漢族。”
“而廣義的漢服運動,如前所訴,提倡漢服只是個引發大家關注民族各方面問題的手段,其最終目的是導向民族復興。”
從中可以看到,漢服運動的目標,只有兩點, 是讓社會接受漢服,二是以漢服為節點,為橋梁,引導人們去接觸去繼承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導向民族復興。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升華,甚至,是信仰。
二、【所謂同袍】
不止一次的闡述同袍這個詞,也不是第一次說“不是穿上漢服,或是和漢服搭個邊就是同袍”這樣的話。
看到有人說“不想再稱自己是同袍了”或是看到育些神奇的人物冷艷高貴的把別人“開除”出同袍隊伍,就有種憤怒,然后是無奈,或者說,有點好笑。
曾經,同袍詞承擔了多少美好的內涵和希望。她應當如既往的美好下去。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件戰袍。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戈與矛。我們面對的是共同的敵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件汗衣。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矛與戟。我愿與你同戰斗
怎能說沒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件下裳。天子讓我們出兵打仗,且修好我們的盔甲兵器。我愿與你同前進
這不僅是首詩歌,也是封請戰書,是以后世軍隊將士之間互稱同袍、袍澤。而我們漢服復興者借用這個詞,也有兩層意思。
一是,誰說你孤單的穿著漢服’我們和你樣,也穿著它。
二是,我們是復興華夏這持久戰中的戰友。
其中第二種成分更多些。
——更多的來源,意義,月曜辛《漢服》第七章已有詳細的表達,此處不贅述。
好像又懂了,然后看著各種所謂秀衣黨所謂形制黨所謂優越黨又暈了。
這里不得不提到漢服運動的愿景了,“同袍”一詞源于漢服運動,前面那大段也不是湊字數用的。既然漢服運動有廣義狹義之別,同袍的涵義也該自此而定。
我們是為了華夏復興而共同戰斗的戰友。這就是了。對于同袍而言,漢服只不過是把鑰匙,意在打開傳統文化的大門,引導人們去接受,去繼承傳統的文化, 起致力于華夏復興。始自衣冠,博于達遠。衣冠,僅僅,是個起點而已。同袍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不過,話說回來,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有些人僅僅是接觸到了漢服之美,或是喜歡這一襲衣冠喜歡穿著而已。他們也在為了漢服復興而努力,他們也為漢服運動付出了,他們也向大眾宣傳了漢服(這是個客觀事實),又怎么能將他們排除在同袍之外?
再者,像前些天位同袍說的,她只是想穿著漢服只是穿著漢服做實驗穿著漢服生活而已。沒有誰天二十四小時時時想著民族大義的,“踐行”二字尤為重要。可能你只覺得你是憑自己的喜好做件事情,怛這絕對比某些指點江山的更值得人敬佩,你做的就是這樣件高尚的事!
同袍詞,當之無愧。
(一些自以為穿了件漢服就優越感爆棚或宣揚只要衣服不要文化的自不在此列)
三、【同袍的社會角色分析】
社會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具體說來,他包括以下四方面涵義: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角色是人們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范和行為模式;角色是人們在處于特定地位上的人們的行為的期待;角色是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的基礎。
(一)同袍的社會角色類型。
社會角色類型可以從四個維度分析。
1、【自己選擇的路,哪怕跪著也要把它走完】
從人們獲得覺得的方式上可以分為先賦覺色與自致角色。所謂先賦角色,也成為歸屬角色,指建立在血緣、遺傳等先天的或生理因素基礎礎上的社會角色。所謂自致角色,也叫自獲得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通過個人的活動與努力而獲得的社會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個人活動的結果。
毫無疑問,同袍是種自我選擇,是自致角色。哪怕家里詩書門第受得熏陶再多,成為個同袍,成為個興漢者也是種自我選擇。沒人逼著你不是?
所以哪怕這條路上遇到再多荊棘坎坷,哪怕再迷茫再痛苦,請你定要堅持著。請你為了自己曾經的選擇,為了自己的信念,堅持下去。若真的走到非放棄不可的那天,不再留戀,也請放手吧,給依日在努力的人一點點尊重,愛護你曾經為之奮斗的東西。
2、【同袍之“重”,那份責任,那份擔當】
根據人們承擔社會角色時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自覺的角色與不自覺的角色。所謂自覺的角色。指人們在承擔某種角色色時,明確意識到了自己正在承擔著一定的權利、義務、意識到了周圍的人都是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觀眾,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周圍的觀眾。
上文說了,同袍,不僅僅是大家都穿著漢服如此簡單。更多的是種對華夏復興的堅持和付出。我相信,同袍,是種自覺的角色。當我們自稱是“同袍”的那天,我們就該意識到,我們身上的那份責任,那份擔當。
為天地互心,為生民互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們是文化的傳承者,也是弘揚者。于是,我們在知道了漢服之后,內要加強自我修養,以謙遜的態度自我精進。外要扮演個宣傳者的角色,所以,宣傳的方式方法,相信你比我更懂的,語氣,態度以及其他。
我們是同袍,我們不僅僅欣賞、享受這同袍之美,更多的,應該自覺地承擔同袍之“重”。
3、【做你最擅長的,發揮你最大的力量 如果你愿意為她做些什么的話。】
從社會角色規范化的程度上區分:規定性角色與開放性角色。所謂規定性覺得指有有比較嚴格和明確規定的角色,即對此種角色的權利與義務、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都有明確的規定。所謂的開放性角色,指那沒有嚴格、明確規定的社會角色,這類角色的承擔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角色的理解和社會對角色的期望而從事活動。
參不參加漢服運動,是自己的選擇。也沒那條法律法規說同袍該怎樣不該怎樣。了解或是不了解形制是你的選擇,學習或是不學習那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你的選擇,守禮與否是你的自我選擇……確實,同袍不是個規范性的社會角色,你做什么不做什么沒有人可以給你定個框框條條的。怛你的心里應該有把秤,何事不可為,何事可為,何事應
漢服運動是多軌的,各個方面都需要有人努力。做你最擅長的,發揮你最大的力量——如果你愿意為她做些什么的話。
4、【為往圣繼絕學 始于衣冠,達于博遠】
從社會劫色的追求目標上區分:功利性覺得與表現性角色。所謂功利性角色是指那 以追求效益和實際目的為目標的社會角色。所謂表現性角色,指不上以獲得經濟上效益或報酬為目的,而是以表現社會制度與秩序、表現社會行為規范、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等為目的的社會角色。
對于為了某些利益而來的人,我只想說如果是本來就看中了商機,而來接觸漢服的,請不要觸碰我們的底線,這就夠了。如果是為了某些奇怪的優越感,為了表示你是多么的與眾不同,那么,對不起,漢服運動還是個孩子,請你放過他吧。
同袍是種表現性角色無疑。所表現的價值觀念,思想道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