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看著影視劇中那些身著漢服、衣袂飄飄的才子佳人,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會油然而生一股向往之情。然而在大部分人對著劇照暗自贊嘆漢服的韻味時,有不少人已經身體力行地把漢服穿上了身,在車水馬龍的現代都市活出了自己的...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看著影視劇中那些身著漢服、衣袂飄飄的才子佳人,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會油然而生一股向往之情。然而在大部分人對著劇照暗自贊嘆漢服的韻味時,有不少人已經身體力行地把漢服穿上了身,在車水馬龍的現代都市活出了自己的古風。
漢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不少大學生們也深深陷入其中。在小編身邊也有一群漢服的忠實追隨者,她們中一些人自從愛上了漢服文化,在平日里不僅會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使之更符合古風的要求,還會學習漢服穿著和禮儀。同時,她們也經常會去參加一些漢服文化周、漢服交流活動,承擔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為此小編采訪了身邊幾個漢服狂熱者,一起來聽聽漢服圈背后的故事。
佳麗初上高中就開始接觸漢服文化,到如今也算是積淀了幾年情懷的圈中老人。她一開始完全就是受古裝劇的影響,覺得劇中那些身穿漢服的女子美得不像話,因此用壓歲錢給自己買了第一件漢服——紅底淺紫碎花的 。后來開始關注一些漢服愛好者貼吧,也加了幾個漢服交流群,但對于漢服還沒有真正的感冒。在上了大學之后不定期舉行一些讀書交流會、古樂器賞析和書法鑒賞等活動,她才深刻地認識到漢服的魅力絕不僅僅在于視覺上的美,更在于其中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文化的深厚底蘊。“要說入了漢服圈對我的影響,大概就是整個人的氣質會有所改變吧!同學們都說我舉止很文雅淑女。還有就是金錢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般的漢服至少就是幾百,而好一點的料子要一千起價,還有相應的配套首飾,所以對于漢服圈的人來說,吃土是常態”。
在不少人的眼中,漢服愛好者和日漫cosplay一樣,多多少少帶有一點“腦殘”的意味,作為漢服圈中少有的男生,林煜對此深有體會。“我發現人們對于女生喜愛漢服的接受度要比男生漢服愛好者普遍高一些,大家會覺得‘女孩子愛美,喜歡漂亮衣服無可厚非,一個大男人去湊熱鬧就很娘炮’。記得有一次去參加一個漢服圈聚會,出發的時候我是穿了包括頭冠和配飾一整套漢服,一路上就有不少人拿出手機拍照和竊竊私語,在出租車上司機也一直從后視鏡好奇的打量。雖然對于路人的這種反應我也算司空見慣了,但心里總歸是不太舒服的,畢竟自己熱愛的事物得不到其他人的理解,反而被人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要說好處呢,大概就是特別容易找到女朋友,開玩笑啦,不過聚會的時候真的會有很多漂亮女孩子過來主動搭訕”。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在外人的眼中,所謂的漢服圈子不過就是一群穿著從某寶淘來的仿漢服、不定期參加一些舞文弄墨集會的偽文青。然而處在這個圈子中的人,卻深刻地感受到漢服文化帶給他們的不單單只是視覺的沖擊,而為此投入的大量精力和面對旁人不解甚至惡意目光的困擾,也只有圈內人才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