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說:生命其本身是無意義的,偌大的世界有你不多,無你不少。 有人說:生命其本身是有意義的,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了生命,世界才如此多姿多彩。
有人說:生命其本身是無意義的,偌大的世界有你不多,無你不少。
有人說:生命其本身是有意義的,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了生命,世界才如此多姿多彩。
而如今我們的生活在一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我們的身邊總是充滿了誘惑:權力、地位、金錢、美色……一不小心,就會在我們心里激起波瀾。
有些人為了全力、地位而勾心斗角,為了金錢拋棄了自己做人的準則,為了美色拋棄了自己的家人。而當自己離開的時候這些東西還重要嗎?
生活就是一張白紙,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時間就用畫筆記錄著我們成長的軌跡,為我們增添著自己喜歡的顏色和景物。所以每個人都有一幅屬于自己的畫,畫的內容只有自己能讀懂,別人無從曉得。
佛說“放下,就會自在”,人生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煩惱、怨恨、情仇,歸根結底就是學不會放下。
于是,人們負累前行,使原本可以輕松的步履變得沉重,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辛苦奔波。其實,只要懂得放下身上的包袱,我們就可以活得自在灑脫。
幸福其實就是珍惜眼前,活在當下。人永遠在路上,在追求的路上,在修行的路上,也在輪回的路上。
幸福在哪里?它就在你心里,當你不再為想得到他們而苦惱時,你就是幸福的人了。幸福是什么?放下。一切都放下,此時的你,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喝茶的兩個動作,就是拿起和放下。人生,其實也是兩個動作,也是拿起和放下。拿起,是為了放下;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拿起。
喝茶時,你會不會因為一個黃金或玉石制成的茶杯而拒絕放下。也會不會因為一個粗糙的陶杯或一次性塑料杯而拒絕拿起。
人生就是這樣,我們要的僅僅只是茶杯里的水,水才是我們真正需求的,茶杯僅僅是裝水用的容器。容器必須用時拿起,不用時放下。我們是在喝水里得到幸福,而不是拿著茶杯享受幸福。
佛教中,“妄執(zhí)”有四種。對于欲望的追求,從眼耳鼻舌身體意念各根源尋找快樂、迷惑,叫欲取;對某些觀念和想法的固執(zhí),叫見??;對于錯誤的出發(fā)點、沒有意義的行為約束產生的知見上的迷惑,叫禁戒取;產生種種對“自我意識”“自我價值”的追求、種種對自我利益的固執(zhí)、前途的憂慮,叫我取。
時時為了某種目的而生活而做事的,就是妄執(zhí),只有放下欲望的約束執(zhí)著,做事只是做事,而且做事不為達到什么得到什么,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只做應該做的事,這才是簡單而實際的生活。
高官顯,大款闊,富貴如云眼前過。青菜蘿卜品真味,琴棋書畫自得樂。窮通有數(shù),各得其所。當你握緊雙手,里面什么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很多時候,我們緊緊握住雙手以為把想要的抓住了,其實,手心里握住的不過是更深的傷害。倒不如放開手去,讓那些傷害隨風飄散,雙手,還可以接到溫暖的陽光。
才能活得輕松快樂。
茶喝完了可以續(xù)杯,
人生卻不可以重頭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