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很多的文人墨客,都比較注重修身養性,因此,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就成了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
而古人所推崇的這些風雅之事,現如今早已遠離我們的大多數人……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除了養花弄草,還有哪些風雅之事是古代文人的休閑生活的重要組成呢?
點茶、焚香、掛畫、插花,被宋人合稱為“四藝”,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此四藝者,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且充實內在涵養與修為。
這與現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學與講究個人品味的生活態度極為一致,亦與當今的東方美學主流意識不謀而合。
【點茶】
一壺沉香好茶,品味別樣韻味 點茶,又稱抹茶法。是東亞茶儀式煮茶方式之一種,流行于中國宋代,是當時古代的社會文化活動,亦是宋代生活中的四藝之一。
它是將茶壓輾成粉末后放入茶盞中以水注點,用力攪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狀再飲用,日本抹茶道就是來自宋代的點茶。
【焚香】
一縷沉馥馨香,舒緩俗世煩憂
焚香,是指人們將植物中獲取的天然香料進行加工,使其成為各種不同的香型,并在不同的場合焚熏,以獲得嗅覺上的美好享受。焚香,可用在茶席中。
它不僅作為一種藝術形態融于整個茶席中,同時以它美妙的氣味彌漫于茶席四周的空間,使人在嗅覺上獲得非常舒適的感受。
茶席中的香品,總體上分為熟香與生香,又稱干香與濕香。熟香樣式有:柱香、線香、盤香、條香等。這些都是常見的熟香樣式。
另有片香、香末等作熏香之用。生香臨場制作表演,既是一種技術,又是一種藝術,具有可觀賞性。對于香道文化的傳播,起著非同尋常的作用。
【掛畫】
一幅行云字畫,寓藏禪茶真味
“掛畫”,又稱掛軸,最早是指掛于茶會座位旁的關于茶的相關畫作。演變至宋代,掛畫改以詩、詞、字、畫的卷軸為主。
文人雅士講究掛畫的內容和展示的形式,作為平時家居鑒賞或雅集活動共賞的重要活動。
茶席掛軸的內容,可以字,也可以畫,也可字畫結合。掛軸由天桿、地桿、軸頭、天頭、地頭、邊、驚艷帶、畫心及背面的背紙組成。
掛軸形式有單條、中堂、屏條、對聯、橫披、扇面等。書寫內容主要以茶事為表現內容,也可表達某種人生境界、人生態度和人生情趣。
【插花】
一盆理念之花,品味百態人生
插花,是指人們以自然界的鮮花、葉草為材料,通過藝術加工,在不同的線條和造型變化中,融入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而完成的花卉的再造形象。
中國插花歷史悠久,素以風雅見稱于世,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色彩鮮麗、形態豐富、結構嚴謹。
在茶藝插花中,應選擇花小而不艷,香清淡雅的花材,最好是含苞待放或花蕾初綻。崇尚簡素,忌繁復。
插花只是襯托,為茶藝服務,切忌喧賓奪主。至于選擇什么類型的插花,要視具體的茶藝而定。
風雅、韻味的生活美學,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審美且具有藝術性的行為,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我們難以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
要像古人一樣,保持一顆尋美、賞美之心,去擁抱生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