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2015年央視春晚其中一個節目是56個民族創意服裝秀,觀眾看完后發現,55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裝,而漢族卻穿著經過改良的旗袍。觀眾紛紛要求央視為漢服事件道歉。
一時間在各社交媒體和網絡,網民們要求央視為 道歉的呼聲越來越高。因為2015年央視春晚零點后的第一個節目《大地春暉》節目中,各少數民族都展示了自己民族的服裝,而代表漢族傳統服裝的卻是改良的旗袍。網民們在失望、憤怒之余,紛紛要求央視為漢服事件道歉。
不少人會很不理解
漢服真的無緣穿春晚嗎?
但經過我們的努力
漢服文化的影響力也在不斷發芽
2016年1月11日晚七點半,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發的機器人佳佳穿著漢服(明制長襖和馬面裙)登上了央視三臺的《直通春晚》欄目。中國自己的技術搭配中國自己的服飾,感謝那些專心做技術的人們。
2016年5月,央視中文國際臺某節目為漢服正名:就像唐裝不是唐朝服裝一樣,漢服也不是漢朝的服裝,而是漢族服裝的統稱。
2017年11月9日,身著漢服的工作人員在人民大會堂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演奏中國傳統樂器,吸引領導人們駐足圍觀。
就在這個月,央視綜藝欄目《國家寶藏》第二季第六期,佟麗婭穿著漢服上了《國家寶藏》。展現唯美絹衣彩繪木俑的歷史故事,引出傳統漢服的文化魅力。
也是這個月,漢服古詩詞表演亮相在重要外交場合,并一同合影。
要知道,漢語、漢字是中國歷朝歷代的語言文字,漢服是中國歷朝歷代的主流服裝。“漢服”雖因“漢朝”而得名,但是它是從黃帝“垂衣裳而治”開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經確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們的服裝主流。中間盡管歷經變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點卻始終沒有改變。所以,它始終是我國漢民族的傳統服裝,而不僅僅是漢朝的服裝。西方國家把中國的“國學”稱之為“漢學”,不是僅僅指“漢朝之學”,我們的漢語、漢字也不僅僅指漢朝的語言文字。
真心希望
今年的春晚能出現漢服的美麗身影!